汉书艺文志的著录体例及其学术价值

汉书艺文志的著录体例及其学术价值

ID:14644111

大小:3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9

汉书艺文志的著录体例及其学术价值_第1页
汉书艺文志的著录体例及其学术价值_第2页
汉书艺文志的著录体例及其学术价值_第3页
汉书艺文志的著录体例及其学术价值_第4页
汉书艺文志的著录体例及其学术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书艺文志的著录体例及其学术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汉书·艺文志》的著录体例及其学术价值赵鹏翔摘要:《汉书·艺文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志目录,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献分类目录。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先秦的书籍概况以及当时学术思想的源流和演变。现试以分析各著录项为方法,说明其著录体例,并浅说其学术价值。关键字:《汉书·艺文志》著录体例学术价值《汉书·艺文志》,是《汉书》十志之一,为东汉班固撰。关于此,洪湛侯在其《中国文献学要籍解题》中有精当之概述,现录于此,以充基本介绍:“班固十分赞赏“刘向司籍,九流以别”因此他“爰著目录,略序洪烈”,根据《七略》的内容,“删其要”作《艺文志》,将书籍分为六艺、诸子

2、、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略,共收书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1]其六略三十八种见下表:一、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二、诸子略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三、诗赋略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荀卿赋之属、杂赋、歌诗四、兵书略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五、术数略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刑法六、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汉书·艺文志》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献分类目录,其学术价值自不待言,章学诚在其《校雠通义》中就说:“《艺文》一志,实为学术之宗,明道之要

3、”。可见欲概览先秦之学术必要从《汉志》入手。现就试以分析各著录项为方法,说明其著录体例,并浅说其学术价值。一、《汉志》的著录体例明“体”当先知“项”。《汉志》著录的项目在形式上包括书名篇卷、小注和序言这三个部分。各著录项中包含的信息都是相当丰富,尤其是“序言”部分,学术流脉尽在其中,可以说是史志目录的精髓所在。现逐一对这三个著录项目做细致之查检,以明《汉志》之体例。(一)书名篇卷《汉志》上承刘歆《七略》,在著录书籍时,书名在前,继以篇数,无一例外,如《汉志》著录的前五则分别是:“《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易传周氏》二篇、《服氏》二篇、

4、《杨氏》二篇、《蔡公》二篇”[2](以下引用《汉书》原文皆同此,不再说明)。下分别说书名和篇数。1.书名古人著书,原皆不题书名。我们现在所知的古书之名,多数出于后人之题。而《汉志》作为目录之书,著录典籍浩瀚,必以书名以相别,这个成就当归功于《别录》的撰者刘向。刘向校书,“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其写定叙录时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著录书名,那么刘向自然要先命定书名。其著录的书名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1.《汉志》部分文献以文体形式作为书名的一部分。如:《屈原赋》、《陆贾赋》、《孙卿赋》等等。这一特点表现在诗赋略上,无一例外。且

5、文体形式(赋、歌、诗)之前基本上为人名,综合来看类似于今之别集。1.2《汉志》部分文献以事类为书名的一部分。如:《李将军射法》、《海中星占验》、《古来帝王年谱》、《甘德长柳占梦》。这一特点集中在术数略上,且事类前多为人名、地名、时名。1.3《汉志》部分文献以姓氏作为书名或书名的一部分。如:易类中的《杨氏》、诗类中的《齐后氏故》、孝经类中的《后氏》说。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六艺略中,当然在六艺略(除小学类)各小类排列顺序时,必先著录古经以引各家之后说。1.4《汉志》部分文献以人名作为书名,如《晏子》、《伊尹》、《商君》等等,很显然,诸子略中著录的书名

6、基本都是如此,还包括兵书略、术数略中的一部分。1.5《汉志》中还有一些以官名、文章前两字等方式为书名的以及伪托先人的,但是并不多。如:《平原君》、《史籀》、《黄帝阴阳》等等。1.6《汉志》部分文献以著书之意为书名。如:《中庸说》、《道家言》、《古今字》等等,但数量不多。2.篇卷《汉志》在著录篇卷时,有的用篇,如:《易经》十二篇;有的用卷,如《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很不一致。“统计结果显示,《汉志》有四分之三以“篇”为计量单位,有四分之一用“卷”为计量单位”[3]。将之分布到各略中来看,粗略概括:除了诗类,六艺略基本上是用“篇”作为著录单位;诸子

7、略、诗赋略和兵书略全部以“篇”为著录单位,而术数略和方技略基本上以“卷”为著录单位。那么“篇”和“卷”有什么区别呢?有人认为“卷”和“篇”代表竹简和帛这两种不同的书写材料,但从上面各略著录单位的情况来看,这种说法根本是站不住脚的。倪晓建在其文章《谈谈《汉书·艺文志》的篇和卷》中举出许多有力的证据否定了这一说法,并认为:““篇”是著述的单位,“卷”既是著述的形式也是内容。而“篇”、“卷”不同的称谓不能认为是由于两种书写材料的不同造‘成的。《汉书·艺文志》中对于“篇”“卷”的著录彼此不分,可以看出它在著录上的不统一”[4]。其实关于“篇”和“卷”的

8、区别,从《汉志》中是容易分辨的。如六艺略书类中著录的“《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其小注曰“为五十七篇”,二者差异自明。书名篇卷基本情况如上,但《汉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