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试题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试题

ID:14641818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9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试题_第1页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试题_第2页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试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试题一、填空题1、文字之功有有二()及()也。2、《洪范》:五行:一曰(),二曰(),三曰(),四曰()五曰()。3、春秋大哲,()()并称。4、唐代科举,要以()()二科为重5、宋儒之哲学,大抵本于()、(),而加以推阐之功。6、宋元文学之特产,尤有三焉:曰()曰()曰()。7、满清中叶,考据学大兴,当时号为()。8、吾国立国之法,自来惟有()、()二制。9、最近之文化,当以()为主。二、简答题1、孔学、孔子及后代在封建社会的地位?2、中国近世之历史与上世、中世之区别有那些?3、柳诒徵史学观点有那些?4、在柳的史德论中,历史、史家

2、、道德的关系如何?三、论述题(共40分)根据所学,你如何评价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试题答案填空题(通今)(传后)1、(水)(木)(火)金)(土)。2、孔)(老)3、明经)(进士)4、(周易)(洪范)5、(词)(曲)(小说)。6、(汉学)。7、(封建)、(郡县)8、(学校教育)简答题1、孔学、孔子及后代在封建社会的地位?答: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孔子学说就是“道”的源泉,是一条圣人之路。而历史研究之目的正是在人类的活动中寻求道的规范。盖自汉以来,虽已举国崇奉孔子之教,而立庙奉祀,近于宗教性质者,乃由人心渐演渐

3、深,踵事增华之故,初非孔子欲创立一教,亦非仅一二帝王或学者,假孔子之教以愚民也。孔子后裔,代有封号。至宋始封孔子后为“衍圣公”。迄今犹存其名,自明以后,府县学皆祀孔子,其为东方文化之祖,则举世所共信也。2、中国近世之历史与上世、中世之区别有那些?东方文化无特殊之进步,仅能维持继续为保守之事业,而西方之宗教、学术、物质、思想逐渐输入,别开一新局面。从前之国家,虽与四裔交往频繁,而中国常屹立于诸国之上,其历史虽兼及各国,纯为一国家之历史。自元、明以来,始与西方诸国有对等之交际,而中国历史亦植身于世界各国之列也。则因前两种之关系,而大陆之历史,变而为海洋之历

4、史也。3、柳诒徵史学观点有那些?著名学者柳诒征是一位地道的实证主义者。柳氏史学之魂,乃是政治实用主义。就史学流派而言,民国史学有求真与致用之分野。柳氏乃属致用一系。就史学渊源而言,柳氏史学实为晚清国粹派史学的逻辑延伸。就经学与史学的互动而言,柳氏史学可视为其经学立场在史学领域的展开。这种展开,从史学的立场看,就是所谓“史术通贯经术”,亦即以“史”来表现他的根本理念。所谓“史”,乃“学术”之代词。而“经”则是他所谓“政治”、所谓“实用”、所谓“礼”的对应语。近代史家一般都信奉进化史观,柳先生却不大相信,提过许多质疑,作过诸多批判。柳还不大相信历史运动的因

5、果联系。柳诒征的思想既有核心,又有系统,层次清楚,逻辑井然,形成一个相互衔接的系统。1、在柳的史德论中,历史、史家、道德的关系如何?在柳的史德论中,历史、史家、道德实形成一个交互为用的循环。历史(即儒家经书)是培养人类道德修养的源泉。史家带着道德感去写史,又通过撰史活动增进自身及社会的道德感。柳的“史德”观,实已扩展到现实政治,以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为宗旨,指明了史家修德的途径(有赖于史)与作用,拓宽了“史德论”的领域,而且并不认为“史学致用”是不德。论述题根据所学,你如何评价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答: 柳著《中国文化史》,洋洋洒洒八十万言,成稿于上世纪

6、二十年代,初始为教学讲义,嗣后在《学衡》杂志上陆续刊载,再其后有书局以著作形式印行出版。是著规模宏大,流布甚广,引用资料自六经、诸子、二十五史、历代各家著述,旁及国外汉学家论著,兼涉近代杂志、报纸、统计、报告等无不详为搜集,各种史料多达六百余种。由于作者亲睹清末政教之腐败,对外国列强欺凌中国有切肤之痛,故蓄志阐明中国文化政教源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良文化传统,以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这乃是其撰此巨著所秉持的宗旨。全书计分为三编:第一编是对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的考察,是该书最长部分。自邃古以迄两汉,是为吾国民族本其创造之力,由部落而建设国家,构成独立

7、文化之时期;第二编逐步探索了印度文化如何被汉化以及中国文化如何通过与其他各民族之间文化的相互渗透而丰富。自东汉以迄明季,是为印度文化输入吾国与吾国固有文化由抵牾而融合之时期;第三编展示了西方社会与中国的元、明时期文化的巨大反差。自明季迄民国,是为中印两种文化均已就衰,而远西之学术思想、宗教政法依次输入,相激相荡而卒相合之时期。整部著述严谨求实,脉络清晰,在在体现出作者的学术思想与人文情怀。如在《宋儒之学》一章中辨析道:“至宋儒始相率从身上做工夫,实证出一种道理,不知者则以是为虚诞空疏之学。”据此议论可体察出作者是感慨于当时的学风之弊,过度忽略了修己成人

8、的内省功夫。也从另一侧面显示出其刻意打通汉宋壁垒的“会通”观。又如在《孔子》一章中陈义道:“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