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634253
大小:3.58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8-07-29
《小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免费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http://www.xwdoc.com/AHPS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规范PSJG1103.1~1103.5—2009小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试行)2009-04-07发布2009-10-01实施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发布目录PSJG1103.1-2009赤霉病抗性鉴定………………………………………………………………….1PSJG1103.2-2009白粉病抗性鉴定………………………………………………………………...11PSJG1103.3-2009纹枯病抗性鉴定………………
2、………………………………………………....21PSJG1103.4-2009条锈病抗性鉴定…………….…………………………………………………...33PSJG1103.5-2009叶锈病抗性鉴定…………………………………………………………………45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规范小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第1部分:赤霉病抗性鉴定PSJG1103.1-2009前言《小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为系列标准。第1部分:赤霉病抗性鉴定PSJG1103.1-2009第2部分:白粉病抗性鉴定PSJG11
3、03.2-2009第3部分:纹枯病抗性鉴定PSJG1103.3-2009第4部分:条锈病抗性鉴定PSJG1103.4-2009第5部分:叶锈病抗性鉴定PSJG1103.5-2009本规范为PSJG1103.1-2009—赤霉病抗性鉴定。本规范附录A、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规范由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规范负责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本规范参加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徽省植物保护
4、总站、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本规范起草人:丁克坚、王文相、张磊、程福如、檀根甲、刘家成、孔令传、赵德平。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9-04-07发布2009-10-01实施-1-PSJG1103.1-2009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小麦品种赤霉病抗性鉴定技术和抗病性评价标准。本规范适用于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中小麦品种赤霉病抗性鉴定和抗性评价。本规范同时适用于安徽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自然诱发鉴定中的小麦赤霉病病情调查和抗性评价。2引用文件GB/T15796-1995《麦类
5、赤霉病测报调查规范》NY/T1443.4-2007《小麦抗赤霉病性评价技术规范》《农作物品种抗病性鉴定指南》PSJG1101-2009。《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推广应用前审定规范》(皖农种[2007]100号)。《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基本条件评审细则有关评审事项说明》(皖农种[2008]68号)。3术语和定义3.1小麦赤霉病WheatScab由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Schwabe(teleomorph:Gibberellazeae(Schwein)Petch)所引起
6、以穗腐为主的小麦真菌病害。4病原物4.1病原物来源在安徽小麦产区不同生态区采集的小麦赤霉病病穗,经分离、纯化、鉴定后按菌株或生态区建立菌种库。4.2接种体组成接种体一般为淮北区、江淮丘陵区、沿江区等生态区内不同菌株的混合菌种,或单个菌株。可以根据委托单位要求从菌种库中制备。没有特定要求的情况下,接种体为菌种库中最新的病原物。4.3病原物分离和确定以常规组织分离法从麦穗典型病斑上分离小麦赤霉病病原物。经形态学鉴定确认为FusariumgraminearumSchwabe(telomorph:Gib
7、berellazeaeschw.Petch)后进行纯化、单孢分离、致病性测定后,扩繁保存备用。抗病性鉴定接种应为当地致病力强的菌种。4.4接种体制备方法4.4.1病麦粒、病玉米粒接种体将培养基平板培养的病菌接种于经高压灭菌的麦粒或玉米粒上(麦粒或玉米粒培养基制备,高压灭菌前将麦粒或玉米粒在室温浸泡24h,沥干装入三角瓶或菌种袋中高压灭菌1h,冷却后待用),23oC—25oC条件下黑暗培养。一般培养20—25d,长满菌丝后,取出在室温下晾干备用。4.4.2分生孢子接种体⑴液体培养:采用绿豆液培养法
8、,绿豆6:水100,加热煮沸后,小火加热10min,然后分装于三角瓶中高压灭菌后待用,接种后20oC—25oC下振荡培养4—5d。-2-PSJG1103.1-2009⑵固体培养法:可采用玉米粒培养法,方法同前,需大量产孢时,将玉米粒上气生菌丝洗净,紫外灯照射20min,保湿产孢,3—5d后大量产孢。⑶接种病菌悬浮液中分生孢子浓度为105—5×105个/ml。5鉴定圃5.1鉴定圃设置土地平整,灌、排水条件好,土壤肥力较高。具备保湿、遮阳设施,以确保接种、诱发后发病。5.4鉴定圃种植与管理5.4.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