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_潘秀平

《琵琶行》_潘秀平

ID:14628704

大小: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9

《琵琶行》_潘秀平_第1页
《琵琶行》_潘秀平_第2页
《琵琶行》_潘秀平_第3页
《琵琶行》_潘秀平_第4页
《琵琶行》_潘秀平_第5页
资源描述:

《《琵琶行》_潘秀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学设计职业高中语文《琵琶行》一、教学背景1、教材: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2、面向学生:职业学校高一学生3、学科:语文4、课时:第二课时5、课前准备:1)借助上一课时的学习,读准生字的读音;2)借助课下注释,了解课文自开始至“唯见江心秋月白”的大意。3)下载琵琶乐曲、课文范读录音;4)制作多媒体课件。二、教学课题1、知识目标:赏析作者运用生动、新颖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感受诗中音乐描写的意境。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课文经典语句的能力

2、,会用恰当的语言描绘事物。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把琵琶女的遭遇与自己被贬谪的境况联系起来的用意,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伤。三、教材分析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漫步艺术的殿堂”,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火花,体现了人类对美的探索,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就是指导学生赏析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掌握文中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从而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兴趣。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乐千古流传,诗人将飘忽无形、瞬息即逝的声音刻画的活灵活现,异常美妙,可谓是描写音乐的登峰造极之作。如果只单纯的进

3、行讲解,必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一味的讲解早已麻木,丝毫提不起他们的兴趣。所以我在设计时将音乐(琵琶曲)引入到教学当中,加上机智幽默的语言,一定会令课堂高潮叠起,收效甚丰的!四、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应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施过程,所以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能力,陶冶情感,而这个过程需要的是学生的感悟、理解,需要用心灵去感受,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陶冶法:本文是一首感伤的叙述诗,为了引导学生感受蕴含于其中的感情,我以一首忧伤的曲子《琵

4、琶语》,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导入新课,创设浓厚的情感氛围,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以利于语言的品味,感情的体会。2、朗读感受体读法: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可以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理解,所谓“书读百遍,其异自见”。3、分组探究讨论法:这种教学方法在职业学校中特别适用,因为这些学生的语文功底很薄弱,小组讨论后,他们就敢于发言,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当然更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音乐)进行教学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是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的正文

5、部分,现在我们正欣赏着一支曲子,用我们的音乐知识判断一下,这支曲子的主旋律是由哪种乐器演奏出来的呢?对,是琵琶。那把我们的音乐欣赏水平再提升一个档次,这段音乐是一支比较欢快的调子,还是忧伤的呢?对,忧伤。此曲名唤《琵琶语》,作曲者借用琵琶抒发着一种或哀怨,或惆怅的情感。今天我们再借这支《琵琶语》来学习一下发生在距今约1200年的唐朝,同样有关于琵琶的一首长篇哀怨叙事诗……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情绪带入诗歌中!(二)录音正字,朗读赏诗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再次接受这种情绪的感染,这个录音文配画,画面正是诗中的一个镜头“千呼

6、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便于学生感知诗歌的意境,听完录音后,师生一起正字正音,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一部分:“江边送客正秋夜,忽闻琵琶如仙乐”。(板书)(三)研读赏析,拓展引申第一部分:“浔阳江头夜送客”至“主人忘归客不发”是正文的第一部分,写作者江边送客听到琵琶声,是全诗的引子,开头点出地点、时间、事件、景物,渲染了悲凉的环境氛围,映衬出诗人孤寂的心情。这一部分内容较少,而且不是最精彩的部分,所以安排了略讲,主要是以问题拓展知识。1、第一句都交待了那些内容?有什么作用。地点、时间、事件、景物2、作者描写秋

7、天的“枫叶”和“荻花”用了哪个词?你由此想到了白居易的哪首诗?瑟瑟。《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3、第二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互文。又叫互辞,是古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其形式是:一句话的两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际上互相呼应,说的是一件事。(举例加以说明)“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4、“忽闻水上琵琶声”的“忽”字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这种音乐难得听到,带有几分惊奇。第二部分:“寻声暗问弹者谁”至”唯见江心秋月白”是全诗的重点,也是写的最精彩的一部分

8、,尤其是对琵琶女高超技艺的刻画,更是炉火纯青,所以安排了精讲。1、分层次教学,分组讨论。根据故事发展,将第二部分分为三层,学生齐读赏析第一层,即从“寻声暗问弹者谁”到“犹抱琵琶半遮面”。然后分四组重点赏析前奏曲、欢乐曲、沉思曲、悲愤曲,即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四弦一声如裂帛”。最后老师讲解点睛的结尾句,即“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⑴“寻声暗问‘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