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626135
大小:8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9
《生活方式、饮食与健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讲生活方式、饮食与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与健康第一节生活方式的概念和意义一、生活方式(一)定义:个体所做的影响健康的各种决定的总和(二)关注生活方式的意义1、生活方式是影响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健康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造成疾病的最重要的原因以及一般的死亡原因,都与个体的生活方式有关2、生活方式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对于疾病预防和改善颇具意义二、加拿大医学研究者马克·拉兰德的相关研究结论LalondeM.AnewperspectiveonthehealthofCanadians.Ottawa:CanadianGovernmentPrintingOffice.1974拉兰
2、德研究了加拿大的与年龄有关的死亡数字,得出了一系列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结论:(一)5~35岁,死亡主要原因依次为:机动车事故、其他事故、自杀。三者占总数的64%。这些死亡原因都是产生于生活方式,如:不小心、不规则的驾驶,自我寻找的冒险,或是产生于不良情绪与抑郁和绝望。因此如果要降低死亡率就有必要要改变这些因素。(二)到了35岁,心血管疾病成了非常重要的死亡原因。到了40岁,其上升为第一位的死因,且在40岁以上各年龄组始终保持此位置。35~70岁的年龄组中,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占所有死亡人数的44%。虽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可能有许多原因,但无可置疑,肥胖、吸烟、应激、缺乏锻炼以
3、及高脂肪的饮食,对产生这种疾病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所有这些行为都是个体自己选择的。(三)到了50岁,男性中第二位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喉癌、支气管癌或肺癌。支气管炎、肺气肿是造成死亡的第三位原因。这些病在40岁至70岁的年龄组中约占死亡人数的10%,吸烟是引起这些疾病的重要因素。而这些行为又是个体自己选择的。三、行为上的危险因素目前发现的行为上的危险因素有:吸烟、过量饮酒、吸毒、不良饮食习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驾驶、不遵医嘱、对社会压力的不适当反应、缺乏锻炼、第二节饮食与健康:肥胖、饮食障碍一、饮食与健康风险·位居前十位的死因有5种与饮食有关:心脏病、癌症、中风、糖尿病、动脉
4、粥样硬化(NationalCenterForHealthStatistic,1988)·体重超出50%~60%,死亡率就会高出150%~200%小资料:饮食与健康风险的相关研究·1908年,科学家观察到,用肉、全脂牛奶和蛋做为食物喂养兔子,会使脂质在兔子的动脉管壁中逐渐沉积下来,使血管变窄,血流不畅,患上动脉粥样硬化症。1913年,这种沉积在血管中的脂质被确定为是胆固醇。·1916年,一名在爪哇工作的荷兰医生兰根(CorneliusdeLangen)发现,和荷兰殖民者相比,印尼原住民的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较低,而得心脏病的比例也较低。他猜测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可能与患心脏
5、病的风险有关。他认为这与饮食习惯有关系。印尼原住民的饮食以素食为主,而荷兰人则吃大量的肉类和奶制品。兰根注意到,那些放弃了本民族的饮食习惯、采纳荷兰式饮食的印尼人,其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和患心脏病的比例也都跟着上升了。二、肥胖(一)肥胖的评估1、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列线图)·<20瘦弱,20.1~25正常,25.1~30超重,>30肥胖·中国人的理想体重指数应在19~23之间2、皮褶测量:·用两脚规测量肱三头肌部位和肩胛骨下方的皮褶,双层脂肪的厚度,肥胖男性约45mm,女性约69mm。·可精确测量身
6、体组成(脂肪与肌肉比)3、腰臀比例(WHR):·女性>0.8,男性>0.95为偏高。·更能预测健康风险,因为腹部脂肪更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男性式肥胖:粗腰小臀的脂肪分布,与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及高密度脂蛋白较低等健康风险因素相关·女性式肥胖:臀部脂肪较多,这种类型没有男性式肥胖的健康风险因素4、流体静力学:最准确,但最昂贵(二)肥胖的类型及对策:1、代谢性肥胖症:低代谢率,调整饮食加强锻炼2、环境型肥胖症:生活方式变量引起,如多食少动(矫正技术)3、内分泌型肥胖症:内分泌紊乱(最常见的甲状腺机能减退症)4、食欲调节障碍型肥胖症:与内分泌型都要针对原发疾病治疗5、
7、脂肪细胞增生型肥胖症:心理社会干预和药物治疗、抽脂、胃成形术6、强迫性进食障碍:心理冲突或情绪障碍引起,如贪食症、反应性进食障碍。行为技术7、药源性肥胖症:换药小资料:世界卫生组织:23%的中国人体重超重7%肥胖来源:东方早报(06/11/2407:42) 世界卫生组织(WHO)驻华代表贝汉卫博士11月22日称,中国人口中有超过20%的人体重超重,这种情况令人担忧,政府必须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贝汉卫是在11月21-23日于北京召开的“肥胖与相关疾病控制会议”上致词时,作出上述表示的。 世卫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中国卫生部门共同筹办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