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贸易顺差与我国国际收支平衡问题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贸易顺差与我国国际收支平衡问题分析(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裴长洪)从2005年以来,我国持续出现大额货物贸易顺差,在服务贸易规模与逆差额相对较小情况下,经常项目呈现大额顺差状态,加上资本项目顺差,形成国际收支顺差较大和外汇储备增长较快的趋势。2006年底中央政府提出“减顺差”的调控任务,但2007年的贸易顺差仍然高于上年水平。如何认识和评价这种经济现象,并采取什么措施能够有效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这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一、2007年外贸形势与减顺差的努力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出口贸易增长仍
2、然快于进口贸易。出口额达到12180亿美元,同比增长25.7%,进口额达到9558亿美元,同比增长20.8%。全年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增长47.7%。除了贸易规模登上2万亿美元新起点之外,千亿美元以上的大贸易伙伴从上年的6个增加到7个,即除了原有的欧盟、美国、日本、香港、东盟与韩国之外,2007年增加了台湾省。从这7个贸易伙伴的贸易收支关系中可以看出,贸易顺差不仅流入中国,而且通过国际化生产链条分布在亚洲各国和地区。表一,2007年千亿美元以上的7个贸易伙伴及收支关系双边贸易额贸易收支•1,欧盟:3561.5亿美元;顺差1
3、342亿美元•2,美国:3020.8亿美元顺差1633亿美元•3,日本:2360.2亿美元逆差319亿美元•4,东盟:2025.5亿美元逆差1419亿美元•5,香港:1972.5亿美元顺差1716亿美元•6,韩国:1599.0亿美元逆差476亿美元•7,台湾省:1244.8亿美元逆差776亿美元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2007年12月。2007年我国贸易顺差规模虽然很大,但中央政府减顺差的决心是很大的,特别是针对高污染、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采取“宽进严出”,出台的调控措施空前密集。主要措施有三方面:一,出口退税政策大幅度调整。继4月15日调整并取消部分
4、钢铁产品出口退税后,2007年6月18日有关部委再次出台从7月1日执行的政策调整。主要包括3个方面:1是进一步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2是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3是将10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政策,主要包括花生果仁、油画、雕饰板、邮票和印花税票。此次调整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经过这次调整以后,出口退税率变成5%、9%、11%、13%和17%五档。2007年12月,有关部门又一次决定从2008年开始取消5大类84种粮食产品的出口退税。需要说明,2007年
5、全年出口退税金额仍达到5300亿元人民币左右。二,频繁使用出口关税杠杆。5月20日对83种钢铁产品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后;从2007年6月1日起weldingonapipeiron,ifitisnecessarytoweldonthedeviceshouldbeconsentofthedesigner'spermission;D)whenoperatinginelectricwelding,gaswelding,isolationshalltakethenecessarymeasurestopreventdamagetothecables,metersan
6、dotherequipmentatthebottom;E)inpaint...Securityguardofficers;I)aftertheinstallationoftheequipment,shallpromptlynotifythefollow-upprocess,constructionunitsandthe15,国家对142种资源性商品加征出口关税,特别是对80多种钢铁产品加征5---10%的出口关税,对国内部分稀有有色金属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三,加大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力度。继2006年1月、11月和2007年4月国家三次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目录之
7、后,再度收紧政策,2007年7月23日又增加了禁止目录,此次共1853个十位商品税号首次被列为禁止类,占到全部海关商品编码的15%。8月23日起对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的保证金台帐管理由“空转”变“实转”,因大大增加加工贸易企业资金成本负担,遭到地方政府和企业反对,9月5日又改为允许使用保付保函,可以暂缓“实转”。二、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削弱了减顺差的成效在上述调控措施的作用下,在进出口商品结构和不同贸易方式的出口增长速度方面略见成效。按照SITC分类的贸易商品第3类,也是试图“宽进严出”的产品,即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2007年出口增长12.2%,进
8、口增长17.8%。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增长速度过去一直快于一般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