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如意宝讲记大全

净水如意宝讲记大全

ID:14586712

大小:1.30 MB

页数:237页

时间:2018-07-29

净水如意宝讲记大全_第1页
净水如意宝讲记大全_第2页
净水如意宝讲记大全_第3页
净水如意宝讲记大全_第4页
净水如意宝讲记大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净水如意宝讲记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净水如意宝讲记第237页共237页目录净水如意宝科判4关于共同背诵般若品全品偈颂和《净水如意宝》科判的倡议……………………………………5第一课讲记7第二课讲记12第三课讲记17第四课讲记22第五课讲记26第六课讲记31第七课讲记34第八课讲记40第九课讲记46第十课讲记52第十一课讲记57第十二课讲记62第十三课讲记65第十四课讲记69第十五课讲记74第十六课讲记78第十七课讲记82第十八课讲记86第十九课讲记91第二十课讲记95第二十一课讲记99第二十二课讲记106第二十三课讲记110第二十四课讲记

2、113第二十五课讲记117第二十六课讲记121第二十七课讲记124第二十八课讲记128净水如意宝讲记第237页共237页第二十九课讲记132第三十课讲记137第三十一课讲记142第三十二课讲记147第三十三课讲记154第三十四课讲记158第三十五课讲记164第三十六课讲记168第三十七课讲记172第三十八课讲记174《般若品释·净水如意宝》上师仁波切随堂开示176第三十九课讲记184第四十课讲记186第四十一课讲记189第四十二课讲记192第四十三课讲记195第四十四课讲记200第四十五课讲记204第

3、四十六课讲记211第四十七课讲记217第四十八课讲记223第四十九课讲记227第五十课讲记232第五十一课讲记236净水如意宝讲记第237页共237页净水如意宝科判净水如意宝讲记第237页共237页关于共同背诵般若品全品偈颂和《净水如意宝》科判的倡议   对于山上佛学院年轻的出家道友们,需要学习的很多经论,我都要求他们必须要背诵。比如:《净心法要》、《净心法要引导文》、《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士道)、《入菩萨行论》全文、《入中论》全文、《中论》全文、《中观四百论》全文、《定解宝灯论》全文、《辨法法性论》

4、、《辨中边论颂》、《大乘庄严经论》、《现观庄严论》、《宝性论》、《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见解部分)、《金刚经》全文、《文殊大圆满手中赐佛引导文》、《普贤行愿品》全品……等等。   然而,对于山下的道友们,我却很少要求大家背诵经论引导文。因为我知道大家学修和生活的压力已经很大了,不能另外再增加更多的任务。   但是,经过这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反反复复思维抉择,对于寂天菩萨《入菩萨行论》的精华品——般若品的偈颂,以及全知麦彭仁波切《净水如意宝》的科判等,我却再怎么也无法说服自己不让大家背诵。因为这太有加持了

5、、太有意义了、太有必要了!所以我觉得,如果不创造缘起让大家背诵,损失真的太大了!   为什么呢?   下面简单给大家说明一下我的几点想法:   一、寂天菩萨是一个得大成就的瑜伽士,《入菩萨行论》这部论著是他实修的要诀和心得。所以,这部论的出现,不是人间小小的事情,而是一个超凡圣者的智慧结晶,里面的字字句句都是圣者加持我们的力量,完全不是凡夫庸俗分别念造作的产物。其中第九品般若品,则是他飞升虚空显示般若不可思议法身境界的一品,加持尤其不可思议。所有能够亲证般若法身智慧的力量,在这一品的每个字上都强大地充

6、满着。因此,要想快速证悟,最好就是要把里面每个字都深深的放进内心,铭记下来,就象盖章钤印一样,永不磨灭。   二、全知麦彭仁波切作为文殊菩萨的化身,法王如意宝亲自说过,他的法脉将在七世之内,加持越来越大。《净水如意宝》就是这样一部无比加持的微妙章句。这里面将《入菩萨行论》(般若品)的本来面目揭示无余。所以,要通达般若品,《净水如意宝》是最直接有力的助缘,里面的字字句句都是开智慧的大加持。我们学佛就想获得加持,《入菩萨行论》和《净水如意宝》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目前垂手可得的巨大加持!   三、而且,要通达

7、甚深大般若,直接依靠《入菩萨行论》(般若品)即可;要通达《入菩萨行论》(般若品),直接依靠《净水如意宝》即可。能够通过《净水如意宝》来学好整个“般若品”,就等于我们已经将整个三藏十二部如海教法的精华全部精通,极大地缩短了闻思修所需要的时间。否则,我们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够学懂般若。   四、由于所有般若的法义都在《入菩萨行论》“般若品”里,因此,不用说全文,也许仅仅那么一两个偈颂,就会让你一生受益,开启般若的甚深智慧。既然如此,我们学习般若品的重点,就不能是东碰碰,西碰碰,而是要将精力专注下来,通达这一

8、品里的每一个偈颂。   所以,背诵偈颂,时时专注思维串习极为重要。因为通过努力背诵,对偈颂已经有一定的熟悉程度了,思维起来就比较容易,可以随时随处提起来就思维,让你的行住坐卧都处在般若的思维之中,让佛法贯彻到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   很多人学法只在佛堂和道场,生活只是单纯世俗化的生活,日常生活里没有佛法,佛法进入不了日常生活,说白了,几乎都是由于还没有怎么启用过这样的专注思维。就是由于没有将偈颂背得溜熟,所以随时随处地思维佛法就没法形成。因为,不熟的东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