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582899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9
《语基寻突破字音巧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基寻突破字音巧复习 现代汉语中的字音,是高考中长盛不衰的重要考点之一,考查方向多为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及一些常见的易错字读音的辨别。其题型多为选择题,其类型一般分为以下三类:一、选择字音全部正确的;二、选择字音有错误的;三、选择字音全部相同的。纵观高考命题的特点与设置错误类型的不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备考。 一、形近误读 (一)声旁相同的形近字 【典例】 1.泥淖(nào)――焯(chāo)水――绰(chuò)约――掉(diào)以轻心 2.编辑(jí)――缉查(jī)――舟楫(jí)――作揖(yī)――修葺(qì)――鹿茸(rón
2、g) 3.缜(zhěn)密――滇(diān)池――?(chēn)目――嗔(chēn)怒――精卫填(tián)海――慎(shèn)重 4.纵横捭(bǎi)阖――脾(pí)气――啤(pí)酒――俾(bǐ)有所悟――奴颜婢(bì)膝――髀(bì)肉复生――石碑(bēi)――睥(pì)睨――裨(bì)益――裨(pí)将――稗(bài)官野史 (二)笔画极为相似的形近字 【典例】 1.放肆(sì)――肄(yì)业 2.床笫(zǐ)――门第(dì) 3.茶(chá)叶――如火如荼(tú) 4.鸠(jiū)占鹊巢――饮鸩(zhèn)止渴 5.戊(wù)戌(xū)变法――
3、戍(shù)边――投笔从戎(róng) 【备考策略】 辨别形近字,要找出形近字之间的不同之处,从细微处加深印象,加强记忆。汉字不是表音文字,字形与读音有时联系不是特别紧密。一些形声字的偏旁已不能准确反映该字的读音,如果还按声旁读,就可能造成误读。我们要常查字典,由点到面,由同一声旁适当延伸,分类整理,将字音读准。 二、多音字误读 (一)词性不同,读音不同。多音字词性不同,读音往往相异。 【典例】 1.处:chǔ(动词),如:处方、处理等;chù(名词),如:处所、处长、好处等。 2.泊:pō(名词),如:梁山泊、水泊、血泊、湖泊等;bó(动词),如:淡泊、停泊
4、、漂泊、泊位等。 3.数:shù(名词),如:数字、数目、心中有数、定数等;shǔ(动词),如:屈指可数、数典忘祖等;shuò(副词),如:数见不鲜。 (二)词义不同,读音不同。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往往和不同的字义联系紧密。 【典例】 1.强 读qiáng的时候表示“健壮、有力”义,如:强壮、强调、豪强等。 读qiǎng的时候表示“硬要”“迫使”“勉强”义,如:强颜欢笑、强词夺理、强人所难、强求、强迫等。 读jiàng的时候表示“固执”义,如:倔强、强嘴等。 2.曲 与“音乐”有关时,读qǔ,如:曲谱、曲高和寡等。 其余读qū,如:曲折、九曲黄河、曲径通幽等
5、。 3.丧 与“死了人”有关时,读sāng,如:丧钟、丧乱、丧事、丧礼、治丧、吊丧等。 与“丢掉,失去”有关时,读sàng,如:丧失、丧生、沮丧、丧权辱国等。 (三)语体不同,读音不同。有的多音字,在口语中作为单音词使用时,是一种读音,而在书面语(复合词和成语)中,又是一种读音。 【典例】 1.壳:ké(口)贝壳、脑壳;qiào(书)躯壳、金蝉脱壳、地壳。 2.翘:qiào(口)翘尾巴;qiáo翘楚、翘首、连翘。 3.露:lòu(口)露头、露脸、露马脚、露丑;lù(书)暴露。(特别注意:“抛头露面”与“出头露面”中“露”读“lù”,“露面”中“露”读“lòu
6、”) 4.给:gěi(口)交给、给他补课、给以;jǐ(书)供给、给予、给养。 此类多音字还有“落”“色”“血”“削”“嚼”“澄”等。 【备考策略】 多音多义字是高考的热点,除了根据词性、词义、语体来辨别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记少不记多,记特殊不记一般。 1.佣:除“佣金(钱)”中读yòng外,其余读yōng。 2.遂:只有“半身不遂”读suí,其余都读suì。 3.艾:只有在“自怨自艾”中,当治理、改正的意思,读yì,其余情况都读ài。 4.扁:只在“扁舟”一词中读piān,其他情况读biǎn。 5.埋:只在“埋怨”一词中读mán,其他情
7、况一律读mái。 此类字还有“识、模、红、巷、悄”等,均可采用此法来帮助记忆。 (二)口诀法。依据特定的语境,将多音多义字组成意思连贯的句子,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能用打红的炮(pào)筒炮(bāo)羊肉或炮(páo)制药材吗? 2.上校(xiào)到校(jiào)场找人校(jiào)对材料。 3.塞(sài)外并不闭塞(sè),塞(sāi)子塞(sāi)不住漏洞。 4.在古代龟(qiū)兹这个地方,由于天久不雨,田地龟(jūn)裂,好像乌龟(?uī)身上的裂纹。 三、习惯性误读 (一)在语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