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569208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9
《读李拔《福宁府属五县志叙》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读李拔《福宁府属五县志叙》有感李拔虽然不是什么文学巨匠,但他修了一部堪称经典的《福宁府志》,从此深深地留在闽东人民的心底。李拔不仅善修志书,其实他是一位很有才气的知府,他一生乐衷山水,感悟民间风土人情。据了解,李拔在闽东、福州任内,足迹遍布八闽,处处题词刻字,留下千古佳话。缘于李拔的独到感悟,品读李拔的一些经典章句,切有所得。我深深地为李拔的许多经典感悟之言所折服,一套《福宁府志》我前后看不知多少回。每每看到绝佳处,往往击案赞叹!而其中最为吸引我的是他写的《福宁府属五县志叙》,全文仅千把字,妙处连连,读来颇有心得。李拔,字清跷,号峨峰,四川健为人。擢升福宁知府时,年仅31岁,英姿勃发,笔耕不辍
2、,后世称李拔在福宁题刻满山石,成篇累牍。而留给后世品读是他总纂的《福宁府志》,全书李拔持笔撰文不下几百处,能看出为该志书编纂倾入的心血。纂志过程就先后写下了《征修福宁五县志事实序》、《檄五县会同学博采访修志序》、《福宁府属五县志叙》等篇章。而让我记忆最明,感触最深的当属他的《福宁府属五县志叙》。这是李拔在纂志过程,独立汇统为霞浦、福鼎、宁德、寿宁、福安等五县作叙。文中李拔对为官一任造福百姓,以及权责的感悟,窃为后世为政者深思。在阐述为官责任时,李拔以古代百里封侯,说明职位之重。他是这么说的,“各县皆百里之寄。考之往昔,都城无过百雉,公侯乃封百里。今之令长,即古之列侯,任大责重。”他引今据典劝免
3、五县长,要以政务为重。不要以为县治小,敷衍了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清朝初年著名儒者顾炎武的社会主张,意思是说,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普通百姓,尚且如此,为政者更应该做好自已的本职,一切为了造福一方百姓。可是我们现有那么一些地方官,总不把辖治当一回事。总以为自己官小,别看一个乡镇长,辖下有不少的百姓,大的乡镇在过去也相当于一个县城,一头挑着百姓,一头连上级,位不高但权很重。在用人方面,李拔以为,任人以德有先,不用奸才,既使一些人无济世之才,但能做到心系百姓,关心民谟,勤政为民,也是不错的。民,水也,舟,国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正如古人语“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儒家学说的重
4、要组成部分,这一观点是两千多年前的儒家亚圣孟子提出来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它的基本意思就是,普天之下人民最为重要,江山社稷尚在其次,而以君王为核心的统治集团的利益更是敬陪末座。基于此,一切统治者都必须以老百姓的利益为重,只有老百姓满意了,江山社稷才会稳固,君王统治集团的利益才能巩固。这就是古圣先贤的民本思想,它不仅彰显了古中国贤哲们直面社会真理的勇气,也进一步告诉了世人中国古文化的厚重和大气!说到为官一任,造福百姓,李拔是这么说的:“夫古之不能无待于今,犹今之不能无待于后。一人有千岁之智,而无百岁之身。”智慧的力量是无限的,人无百岁之身。时不待我,只争朝夕。只要心中有百姓,有得你忙
5、的时候。正如过去人们说的“你忙得跟县令似的”,说得就是要做的事,哪有一杯清茶一张报纸过半天。就我个人亲身体验,现今很多机关人浮于事,人员拥堵。真正做事的就那几个人。所以说,在人员精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空间,机构的合并空间也很大,许多职能交叉的工作完全可以合并在一起,不但减少行政开支,同时也避免推诿扯皮的事发生。同时,人才使用要做到人尽其才,一方面要考虑,以大力起用新人,重用新人。一是不考虑一些曾经工作相当不错的老干部,但己不适合新时期的需要,我们可以采取,以一些闲职安抚,同时也可以利用他们的为政经验对新传、帮、带。现今机关存在,很多原来很有能力的干部,因机关陈腐的挨次排队等原因没有及时起用。等到
6、他们到了一定年龄段时,终于排上了,这时往往会出现这些干部既使到了领导岗位,也不尽心做工作。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认为他的职位是自己拼来了,应该是他的,好不容易上来了,好好休一休。另一种上通过关系,送礼卖官等手段得来的,那影响就更坏了,他们会认为这官是自己花钱卖来了,哪会珍惜呢?而且因为通过送礼卖官中得到甜头,更是乐在其中,专攻跑官卖官,哪有心思做事。只有哪些,在机关内做全力为治,崭露头角的,提拔起来的,他们认为你在陪养他,破格提拔起来,当然感恩,哪有不全力以赴的事。在机关工作的这些领导干部大家都发自内心想一想你们各自都属哪种人。对于如何做好一把手,李拔是这么说的,“况居官如传舍,为治若操舟。而悠忽
7、从事,将后之视今,不犹今之视昔耶?”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汉语大词典》说:“谓国家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的人都有责任。语本清顾炎武《日知录》,因此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句意谓对于国家民族的兴旺,每个普通人都有责任成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多年来流行一种说法,认为是顾炎武说的。但出自顾炎武的哪一本书。却从未有人点明。一些地方的监管对象就那么几个,居然也设一个局,就我看来两个人足以。难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