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ID:14563153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9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内涵与价值_第1页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内涵与价值_第2页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内涵与价值_第3页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内涵与价值_第4页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内涵与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内涵与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摘要】时至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实效究竟如何呢?转变观念,首先就是认真建立起“五育并重,道德教育为先”的观念。陶行知先生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建筑人格的基础”。道德教育说到底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教育。“教书育人”,教书是为了更好的育人,而所谓人才,应先是学会做人,然后才能成才,做好人的同时才能成为国家、民族、人类的有用之才。只有确立了这样的观念,才能在全面发展教育中以德为先,在全面评价学生时“以德为先”,在统筹各项工作时“以德为先”

2、。其次,树立学生是道德活动主体的观念。“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教育学上一个重要的命题。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这一变化令人感到欣慰。这种变化似乎更多地应用于教学领域。“道德教育为首”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因而如何进一步增强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就成为新世纪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话题。  【关键词】学生道德教育主体性道德人格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

3、216-02  道德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一直被人们理解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中华民族素来就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上自西周的“明人伦”教育,下自清末的“忠君、尊孔、尚公、尚实”的教育宗旨,到民国初期的“注重道德教育”的方针,以及我们今天全面发展教育的“道德教育为首”,“以德治校”,上下五千年,时时有道德教育,处处有道德教育,在中国每朝每代无不重视道德教育。在关注个性、张扬个性、培养个性的今天,通过道德教育来提高国民道德素质已经受到人们格外的关注。  

4、所谓主体性,就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主体是一个关系的范畴,只有发生了主客体关系的地方,才有主体。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主体,是在他同自然、社会以及他自身发生的主客体关系中确立的。我们谈人的主体性,其意义就在于“把世界还给人,把人还给自己”,[1]通俗地说,就是以人性的方式和人道的方式认识人、对待人。“主体性的内涵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2]主体性道德人格是相对于“奴性的道德”“盲从的道德”“他律的道德”等概念而言的。主体性道德人格即独立、理性、自觉、自为、自由的道德人格。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理想道德人格。

5、它体现着一个时代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体现着人的道德发展方向和人格标准。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主体性道德人格是建基于内在的自由,即为理性所控制的自由,它是我们向某种最高的善皈依的自由”[3]  主体性道德人格之所以有高扬的必要,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道德生活中,自由意志和个人责任,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只有当一个人能够如他所期望的那样从一开始就自由地行动时,我们才能对实际上发生的事情追究责任”。[4]也就是说,自由意味着责任,责任必须要以自由为前提。如果不谈自由意志,人的责任便无法确

6、认,从而道德的有无和高低便无从谈起。自由意志并不神秘,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道德选择中的“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做出决定的那种能力。”[5]经验表明,随着道德选择自由度的提高,道德责任感也越强。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力图扬弃和超越道德教育中两种不良倾向“一是从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是脱离学生的道德生活实际的高远的、单一的道德理想出发,将道德教育变为空洞的说教和粗暴的灌输;二是无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性,把道德教育变为琐屑的

7、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6]。它们共同地漠视了发展中的个体作为潜在的或显在的道德活动的主体所应有的人格尊严。实际上,它们由于过分执着于或更确切地说,是过分拘泥于、局限于“社会人”的教化,而忽视和漠视了“个体人”的道德尊严、人格尊严的确立,因而使得道德教育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深沉的感召力。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表达的是一种价值理想和在应然的意义上对道德教育所作的价值追求。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在对个体的意义上,将道德理解为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石。  在世界范围内,不少教育家开始认识到,以往的教育研究停留在应用“释义学”与“经

8、验”的研究手段上,只注重教育事实的描述、解释、预测与检验,而忽略了对教育事实及其社会条件的批判。由此产生的后果是,“教育研究忽略了主体的把握,不把教育看成是一种价值的赋予、形成和创造的过程。这样,教育研究长期以来仅仅把教育看成是一种技术性活动,只关心如何才能达到目的,而并不对目的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进行必要的批判。因此教育研究仅仅发展了“教育术”而没有促进“教育学”的真正发展”[7]。任何教育研究,如果脱离了教育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