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554140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9
《让学生主动探究起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学生主动探究起来 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已经成为当代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将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文从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探究的探究、指导学生科学探究方法、创设问题情境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初中生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科学探究能力;探究性实验;主导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267-01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
2、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传给学生。”这要求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实施科学探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精心地进行设计,开展一些探究性教学。 一、对探究的探究 在初中科学课堂中,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和科学规律,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探究”,即把科学探究既理解为一种科学方法,也作为科学学习的内容,它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家怎样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帮助学生了解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遇到问
3、题,自己也可以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究。 二、指导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师不但要让初中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更要重视指导探究方法,指导环节要落到点上,如指导学生怎样选择研究的问题,怎样作出假设,怎样制订计划,怎样进行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分析,如何总结结论等。随着年级的增高,教师对学生方法的指导可逐步淡化。 三、精心预设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景 实验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创设实验情境,科学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灵活多变的实验方法,巧妙地安排实验,通过学生动手、动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科学知识。例如在讲分子是在不断运动
4、时,我先表演了一个魔术,用红布盖住一个大烧杯,内放二小烧杯,分别盛浓氨水和酚酞溶液,然后用“魔法棒”来回动几下。几分钟后,一只小烧杯中的溶液渐渐变成了红色。学生一下子被现象吸引,在学生情绪高涨的同时,我布置探究任务,学生纷纷动手,顺利高效的完成任务。同时,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设置促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进行转变,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 另外,教师要想让预设情境达到效果,还必须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以便能很快找到应对策略,及时化解。例:在做证明“空气中存在二氧化碳”的实验时,学生发现通入空气后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于是
5、我先让学生思考并提出猜想。学生提出了“广口瓶中盛的可能不是澄清石灰水?”“可能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可能通入的空气太少?”等三种猜测。对前两种猜测,学生很快就用事实推翻了。对第三种猜测,我先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多通入空气呢?”有学生提出用打气筒,有学生提出用嘴吹,于是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打气筒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实验,不一会儿,澄清石灰水就变浑浊了。 四、客观评价学生行为,冷静应对课堂意外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活
6、泼、开放、有差异的人,因此,在我们根据预设教案进行课堂教学时经常会发生“意外”。如:我在演示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取CO2并检验CO2的特性实验时,错拿了一瓶浓盐酸。结果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时,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我并没有被这意外“吓倒”,也没有采用欺骗、搪塞等手段强行按预设施教,而是顺水推舟,先告诉学生所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石灰水不变浑浊的原因以及从中有何感想。这样的探究设计后,一方面所有的步骤、过程都由学生自己推导出来,学生不仅知道为什么,而且能注意到每一个细节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体现得更加完美;另一方
7、面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再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归纳、总结出解决方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将体验、感悟上升到理性高度,将问题、思维、经验、筹略引向更高层次。 五、挖掘实验探究点,放飞学生思维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正处于转型的阶段,即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此时的思维特别是对科学概念的建立很需要直观的活动来支撑。为此,教师在课堂中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中用完全探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凡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绝不代替,让学生在探究中思维,在思维中探究。 如,在研究欧姆定律的新授课上我们教师可以
8、提出问题:“学了电流、电压、电阻后,大家能否猜猜看,电流和哪些因素有关?能否有一个实验或一个实例说明你猜想的依据?”。学生猜想并说明猜想的依据后,教师又可依次提出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