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546658
大小:36.9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9
《地球的圈层结构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评委老师好,我是来自教育科学系10级人文教育专业的学生龙婉玲。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地球的圈层结构》。我说课的流程是:一、教材分析二、学生分析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难点五、说教法六、说学法七、教学过程八、板书设计九、作业布置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地球的圈层结构》是湘教版教材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结构做了一些调整,将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地震波、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和外部圈层结构。本课内容在学习地理知识、分析地理自然现象、构建地理模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
2、位。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地球的自转运动与公转运动,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同时,本课内容是整个高中地理知识学习的基础,对本教材的其它内容提供理论依据。本内容包含的地球知识,会在以后地理学习中经常运用。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学生分析: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分析,1、知识基础上,他们在知识上有过初中地理的学习,具有一定知识基础,但水平参差不齐,还处于简单的认识层面,缺乏对地球圈层的透彻理解。2、学习能力上,他们刚进入高中阶段还缺少自主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不强。本课内容抽象,
3、语言具有专业性,图片分析涉及立体几何知识,比较难掌握。从心理上,他们自主性强,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渴望动手学习。三、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识记地球的圈层结构,分析概括出地球各部圈层结构的主要特点。能借助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表,能够说出地球内部三个圈层的主要依据和主要界面,并分析说明界面附近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征。学会绘制简单的地球圈层示意图。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通过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
4、动手能力。通过归纳、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及各圈层特点的差异,对学生进行综合归纳、分析对比等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通过对地球结构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及空间想象能力。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认识人类对未知事物所进行的探索实践,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2.认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地球外部各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首先应尊重自然规律,这样才能与自然协调发展。四、根据新课改精神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制定出了本课的重难点。教学重点:1、地震
5、波的传播特点2、地球内部及外部各圈层的界面和主要特点重点的依据:地震波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地球各圈层的特点的掌握,能使学生熟悉地球的组成,理解和掌握形成地球的整体框架,形成地球这个概念。教学难点:地震波的传播;岩石圈与地壳的区别;难点的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表对于读图分析能力较弱高一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岩石圈与地壳的位置是比较抽象的,高一学生形象思维不强,而且这两个概念易混淆,比较难区别。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五,教学方法设计地理是一门培养人的空
6、间思维与动手能力的学科。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培养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的过程。考虑到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自主参与性强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7、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六、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所以要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七、教学过程本节课将以课本知识内容为基础,结合多媒体放映PPT,使学生更形象、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内容。1、导入新课:(3—5分钟)通过设置情景导入新课。首先介绍4月20日四川
8、雅安发生7.0级地震引出问题:“地震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让学生进行讨论。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让学生能够了解身边发生的新闻时事,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使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