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536540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9
《转化问题学生的“多”与“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转化问题学生的“多”与“少” 几乎每个班主任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这些问题学生不认真学习、违反纪律、屡教不改、带坏班风、破坏班级形象……对班主任要求做的无动于衷,对班级明令禁止的却胆大妄为、屡试不爽。他们无视班主任的苦口婆心与声色俱厉,藐视学校的管理制度与处罚措施。这些问题学生好比一颗颗定时炸弹让班主任整天提心吊胆,疲于奔命,找不到做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多年的班主任经历让我体会出,按五“多”五“少”,在转化问题学生过程中会取得一定的效果。 一、多关爱,少厌弃 对问题学生的各种行为,我们通常的处理方式是没出问题我们很少会关注到问题学
2、生,一出问题一般是先义正辞严地加以批评,然后再声色俱厉地勒令改正,但往往没过几天,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又“涛声依旧”。班主任教师就像灭火队员严防死守,却依然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弄得教师要么心灰意冷、心生怨气、厌弃学生,要么加大惩罚的力度,导致对抗升级。实际上,这样的处理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教育是一项以爱育爱的活动,应以感情为基础。对待问题学生,我们的主要精力不应该集中在处理问题本身,而是在没出问题时多培养感情,真诚地关注、关爱问题学生。通常班主任更喜欢优秀学生和听话的学生,相比之下问题学生很难得到教师的喜爱,因为他们的存在带给班主任更多的
3、是麻烦和负面情绪,很难发自内心地去喜欢一个总是给自己带来麻烦的人,也更有理由去厌弃一个总让自己心情糟糕的人,这是人之常情。 但教育是爱的事业,要想转化问题学生,必须要更多地关爱他们,赢得他们的信任。处在初中阶段的孩子更多的是靠情感而不是用理智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为人处世总是跟着感觉走。因此,师生之间是否有感情、感情有多深将直接影响教育和转化的效果。“亲其师,信其道。”只有付出真诚无私的关爱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打开一扇进入他们内心世界的大门,从而为我们的进一步教育和转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契机。 二、多包容,少责罚 问题学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
4、不良行为习惯有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乃至慢慢演变为一种性格。同样,要转化他们也需要一个长期艰难的等候,不可能通过几次谈话、几次关爱、几次惩罚就立竿见影、彻底转化。教育是一个脚踏实地的过程,不可能速效。当我们接触一个问题学生时,犯错对他而言是家常便饭虽然我们很难接受。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包容问题学生不断出现的不良行为,因为对他们而言这是“正常”的,虽然我们觉得不正常。如果一味就事论事,追究责任,看似让学生为自己的过错买单了,但要知道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心更强,缺乏包容的惩罚会加剧学生内心对老师的怨恨,从而动摇师生之间必要的信任和感情基础,仅靠责罚是绝
5、对不可能转化问题学生、促使他回归正常的,应包容学生的不良行为,多给学生改正的机会。一旦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对他的包容和善意,他们的情感会得到一些感化,从而产生一定的愧疚感,这种愧疚感会促使他们产生一丝痛改前非的动力,虽然这种动力不一定持续长久。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当然,宽容并不意味着放纵,也不是遇见学生犯错不去管教,对学生的过错行为视而不见。必要的批评和惩罚是必须要有的,至少表明了我们在班级管理的一种姿态,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震慑和教育,只是我们在责罚问题学生时要注意:责罚是有底线的,那就是不
6、能伤害学生,不能激化师生矛盾;责罚的目的是让问题学生知错、悔错并改错,而不是教师对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不满情绪的发泄。 三、多淡定,少急躁 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在其成长过程中有社会不良因素的负面影响,有家庭教育监管不到位或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有学生自身认知的偏差……这些复杂因素长期在其身上发酵,在我们接触这些学生之前,他可能就已经“劣迹斑斑”、名声在外了。当我们面对这样一个“半成品”或是“次品”,要想把他雕琢成精品,其难度可想而知。教育要想出效果,需要多种正能量形成合力才会产生作用,可当学生在学校产生问题时,教育转化他的责任和任务
7、几乎都集中在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身上,本来需要社会、家庭、老师、学生四位一体联合作战却变成了老师或班主任的单兵突击。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背后都会有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都会有一个出了问题的家庭教育,任何一个问题学生的内心都会有一些向善的动因,只是长期的不良习性让他无法自控。四个环节本需要环环相扣,最后却只剩班主任这一环,要想转化有效果,得付出很多的努力,还得想方设法消除影响孩子的社会负面因素、教育家长如何进行亲子沟通,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促使其认识到自身不足,有改正的愿望,只有这些条件具备后转化才有可能。但作为班主任,我们的
8、工作也是有边界的,我们能把握的只有自己,因此能在多大程度上转化问题学生首先取决于具备了多大的有利条件。面对问题学生我们要淡定、坦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育、感化他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