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527659
大小:4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9
《环境教育消失的土地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环境教育消失的土地教学设计学科环境教育年级五主备人王庆华使用人王庆华课题消失的土地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及特点;2.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理解其形成的主要原因;3.记住我国耕地、林地和草地等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地区差异的成因;4.从生活实例出发,认识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特点和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教学难点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与内容设计导入一、土地
2、资源的利用 教师朗读小诗《土地》,同时展示一组图片。问:为什么说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回答:因为土地是山川之根,土地是万物之本。问:从刚才的图片中你都看到了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参考教材图“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活动: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大组,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来讨论下列问题: 1.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2.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3.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分小组讨论:回答:略 读图提问:请
3、同学们读图“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看看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小结: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问: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多种多样,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图“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和图“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并阅读“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匮乏”思考下列问题: (1)哪些属于可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 (2)难于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哪些? (3)概括一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读“我国
4、主要土地利用的分布”图并回答:略回答:为多种经营、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小结:从同学们的概括来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土地类型多种多样;我国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难利用的土地比重大,改造后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不多,即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合作学习:请同学们同桌的两个同学合作完成教材的“活动”的内容(联系前面已学的中国地形、气候等知识,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简要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 小结:我国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对发展农业是一种不利因素,我们应想方设法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国山地的比重大,
5、山地一般不利于农耕,利用不当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交通运输也比较困难,但林、矿资源丰富;如何合理开发山地,保护耕地,增加林地,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之一;而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又为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二、土地资源分不均承转: 我们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知道了我国土地资源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那么我国的耕地、林地和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读图指导:请同学们读图“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和第二章中的我国地形图、我国降水量分布图、我国的干湿地区图、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
6、 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作物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区别? (2)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东向西是如何变化的? (3)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寻找答案。 读图并思考,回答问题: 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
7、高原区。草地的类型与产草量由东向西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而变化。 林地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 回答:北方土地资源丰富但是水资源不足,而南方水资源丰富却土地资源不足。 讨论解决的办法:略 小结:略 读图提问: (1)请同学们读图“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分析一下我国南方和北方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问题上存在什么问题?(水与土的矛盾) (2)你认为这种矛盾将如何解决?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合作学习: 请前后桌的两个同学合作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动”内容 承转:耕地、草
8、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如果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目前我国的士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请同学们看景观图“土地资源的利用”中为同学们提供的三幅照片,并阅读其文字说明(请三位同学阅读) 补充资料: 据了解,仅2003年北京市新征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