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526249
大小:24.1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9
《全国月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全国2012年10月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2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2、 1.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研究报告是() A.《我们共同的未来》B.《同一个地球》 C.《21世纪议程》D.《人类环境行动计划》 2.在我国环境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允许地方制定比国家标准更为严格的标准,这体现了环境立法应遵循() A.“时空有宜”律B.“负载定额”律 C.“能流物复”律D.“协调稳定”律 3.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 A.国家能源局B.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C.环境保护部D.国家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 4.限期治理制度主要体现了() A.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B.预防为主原则 C.公众
3、参与原则D.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5.我国对“三同时”制度作出具体规定的行政法规是() A.《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B.《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C.《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D.《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6.在我国,个人取得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主要方式是() A.法定取得B.确认取得 C.开发利用和继承D.天然孳息 7.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负责统一发布国家水环境状况信息的行政主管部门是() A.国务院水主管部门B.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D.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 8.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因工程需
4、要等特殊原因而划定的一次性专用倾倒区是 A.临时倾倒区B.试验倾倒区 C.一类倾倒区D.二类倾倒区 9.我国大气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是 A.《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C.《工业“三废”综合排放标准》D.《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0.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环境噪声”与“环境噪声污染”的主要区分标准是 A.噪声的物理量 B.噪声的声压级 C.国家或地方制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确定的最高限值 D.国家或地方制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确定的最低限值 11.违法进口固体废物的,由海关责令退运该固体废物。在进口者不明时,应承担退运责任
5、或处置费用的是 A.出口人B.承运人 C.国家D.承保人 12.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限期治理的期限最长不超过 A.三个月B.六个月 C.一年D.两年 13.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放射性物质造成的职业病的防治,应适用 A.《放射性污染防治法》B.《职业病防治法》 C.《劳动法》D.《劳动合同法》 14.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对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防护林 A.可以进行皆伐B.只准进行择伐 C.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D.禁止任何性质的采伐 15.我国《土地管理法》对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所规定的占用补偿原则,是指由占用者
6、A.支付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B.支付一次性补偿金 C.有偿使用占用耕地D.占多少垦多少 16.我国《森林法》规定,森林分为 A.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天然林 B.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 C.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天然林、特殊用途林 D.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天然林、特殊用途林 17.我国《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资源属于 A.国家所有 B.集体所有 C.国家所有,法律规定为集体所有的除外 D.国家所有,法律规定为集体或个人所有的除外 18.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 A.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7、、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三级保护野生动物 B.珍贵野生动物、濒危野生动物 C.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D.珍贵野生动物、濒临灭绝野生动物 19.我国《渔业法》规定,引进转基因水产苗种必须进行 A.环境影响评价B.经济可行性评价 C.适应性评价D.安全性评价 20.我国《草原法》规定,在他人使用的草原上从事开采作业活动的,除应报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外,还应当事先征得 A.草原所有者的同意B.草原使用者的同意 C.当地草原保护协会的同意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同意 21.我国《水法》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