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516568
大小: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9
《《再别康桥》案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再别康桥》案例设计傅启冠李小兰教学目的:通过诵读吟咏,感受诗歌中涌动的激情,把握诗歌的主题;分析诗中的意象,理解诗歌中创造的形象,感受诗中营造的意境;结合诗歌的音乐训练有感情地诵读。整体感知:这是徐志摩的一首别离诗。但是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对象是不人而是那“西天的云彩”,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侧重着色绘景而不摹声,借助“云彩”、“金柳”、“柔波”、“清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不沾染半点人间烟火,那一缕缥缈的淡淡离愁代替了以往伤别的沉重,显出清新飘逸来。教学设想:对于这样的一首抒情
2、诗有感情的反复吟咏是极好的学习方法,因此本课教法定为朗读法。诗句中的意象被赋予人的行为及情感,各章节变成了一副副富有立体感的动态画面,因此准确把握各部分意象并体味其意境所蕴涵的情感是难点。“形象大于思想”,诗尤其如此,因此为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课间应以配乐诗朗诵配合教学,便于学生在情感上与诗人形成共鸣。教学方法:朗读法准备:导学卡片、录音机、投影仪5教学步骤:导入:导语:“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就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他仅享35度春秋,宛若一颗划过中国新诗史上空的美丽流星,不曾带走人间一片
3、云彩却把另一片“云彩”留给了我们,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浪漫主义诗人、新月诗派代表人物徐志摩,走进他的《再别康桥》……情感链接:有这样一位年轻的诗人,他奔波“云游”,结交了罗素(英国)、哈代(英国)、迪更斯(英国)、罗曼·罗兰(法国)、泰戈尔(印度)等文化名人,早年游学于英美,并且在他的心中留下了一段难解的“康桥情结”。正如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所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归来途中在南中国海上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再别康桥》。理解内容1、听配乐朗读(配
4、李斯特的《爱之梦》3'23”)思考导学要求:(1)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感情?(2)抒情线索是什么?(离别时的感情起伏)5(3)抒情的高潮部分在哪里?2、全文感知[过渡语:注意把握景→情的抒情特点]投影显示(讨论完成):章节景情第一节轻轻的招手感伤第二节“金柳”“新娘”无限欢喜、眷恋第三节康河的水草“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第四节天上的彩虹梦境(融情入景)第五节寻梦流连忘返“放歌”(高潮)第六节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乐极生悲第七节回环呼应深情、眷恋、洒脱情感起伏示意图(注意配乐):第五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六节第一节第七节3、分组朗读[过渡语:注意结合诗人
5、的情感]导学要求:划出自己喜欢的诗句:1、点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明喜欢的理由(或谈谈对诗句的理解);5学生甲:我喜欢第一节“轻轻的我走了……作别西天的云彩。”因为它准确地表现了作者不忍惊动康桥又对她依依不舍的复杂心情,那情感就如西天云彩般铺显于我们眼前。学生乙:我补充一点,我认为在这里作者有把康桥比作西天云彩之意,可见康桥在作者心目中的分量。我更喜欢最后一节“悄悄的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作者说“不带走一片云彩”,其实是作者的情思和诗魂已融入康桥,不忍离去。学生丙:“那榆阴下的一潭……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一句,也很好。那是作者情
6、感的沉淀,既有潭的深邃和沉静又有七彩梦的绚丽多姿。……教师:很好!同学们各自找出了自己喜欢的诗句,并且都能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可见,《再别康桥》无一名不饱含深情柔意,无一句不使读者沉醉于作者的康桥情思之中,希望大家课后细细品味,加深理解。三、知识贯联[过渡语:正确朗读对准确把握课文的重要性]导学要求:[讨论归纳《再另康桥》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表现在哪?](1)点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配乐朗读;(2)师生明确(发言讨论)音乐美:a.押韵(韵脚: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5c.回环呼应;绘画美:撷
7、取众多自然物,色彩绚丽且动态十足,富有立体感;建筑美:章节匀称,诗句整齐。四、迁移加深[小结]导学要求: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情感再次深入体味作品的诗情画意。(放配音,集体朗诵)诗人是敏感的,他崇拜大自然,渴望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在这首诗中作者融情于景,将自己的一腔柔情融入了对康桥瑰丽风光的尽情描绘之中,格调柔美流丽,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描述。附:板书设计再别康桥缓步飘然离去(恋恋不舍)金柳水草清潭泛舟(沉默中惆怅)依依而别作者联通:海南文昌市文北中学傅启冠李小兰fqguan8806@163.com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