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文化角” 破解农村文化载体建设难题

打造特色“文化角” 破解农村文化载体建设难题

ID:14513337

大小:1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9

打造特色“文化角” 破解农村文化载体建设难题_第1页
打造特色“文化角” 破解农村文化载体建设难题_第2页
打造特色“文化角” 破解农村文化载体建设难题_第3页
打造特色“文化角” 破解农村文化载体建设难题_第4页
打造特色“文化角” 破解农村文化载体建设难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打造特色“文化角” 破解农村文化载体建设难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打造特色“文化角”破解农村文化载体建设难题清流县坚持立足农村基层实际,将文化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相结合,积极整合农村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乡村祠堂、礼堂、戏堂等本土传统文化阵地的作用,创新书堂、讲堂、文化园等载体,打造富有特色的农村“文化角”,有效地解决了载体建设、队伍发展、内容创新等问题,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农村文化建设之路。如今,一个个人气聚集的“文化角”遍布清流村村落落,成了当地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一、重当地实情,解决载体建设问题1、因财建设,不论投入多少。近年来,清流县加大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建好全县13个乡(镇)

2、文化站,实现农家书屋、农民健身运动场所行政村全覆盖。设施设备的建立完善,为农村“文化角”建设打牢了阵地基础。但对于清流县大多数乡村而言,资金问题仍是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瓶颈”,在没有大笔项目资金配套扶持的情况下,清流县根据各地实际,因财投入,创建好“文化角”。田源乡田源村在福源小区建设过程中,把“文化角”布局规划和资金预算纳入其中,筹措70多万元在小区紧邻地带兴建农民休闲文化公园,设置名人事迹浮雕、演出舞台、农民广场、休闲长廊、健身区、宣传栏等设施。如今,小区群众闲暇之余,可在此休闲健身,还能经常享受县乡邀请京剧同乐会、夕阳红演唱团等艺术

3、团体送来的“文化大餐”。对于财力较紧的田源乡田口村,则利用地处村中心的“黄氏宗祠”进行改造修葺,添置琴、棋、图书、电视、阅览桌、锣鼓等设施和器乐,把祠堂建成农村全新的“文化角”,并在此开展理论、计生、法律、禁赌、尊老敬老等宣传教育活动。长校镇长校村同样利用村里的“李氏宗祠”改造成“农民娱乐部”,让农民群众有了自己的文化阵地。2、因需建设,不论场地大小。在“文化角”建设过程中,清流县注重当地农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安排布局。沙芜乡铁石村是个移民村,全村超过70%的人口为安砂水库库区移民。近年来,人均耕地较少的当地农民利用丰富的水面资源和良好的生

4、态环境,大力发展水产养殖。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村民对科学养鱼知识越发渴求。乡里急村民所需,投入100多万元,兴建集休闲、健身、娱乐、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移民文化活动中心,添置了近万册科技藏书,方便农民借阅书籍,这个“文化角”成了铁石村村民汲取精神文化的不竭“粮仓”。嵩口镇立新村也是安砂库区整体移民村,该村大部分田地黄土多,土质不透水,种粮产量不高,但适宜种植苗木。自1984年起,部分村民就开始育苗,上世纪80年代末期在“消灭荒山”大兴植树造林的潮流下,村里开始大量培育造林苗木。历经20多年发展,立新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苗木专业村”。随着时代发展

5、,立新村苗农在利用传统手段“叫卖”苗木的同时,也非常渴望能在网上销售,拓展市场。村支书刘稳生率先购买了电脑,镇里根据村民需求,依托他家不到十平方米的电脑室,创建网站营销培训点,通过这个小小的“文化角”展开电脑使用及上网售苗知识普及,推动苗木上网销售。掌握了上网知识,苗农纷纷购买电脑。多了网络助推,苗木销售如虎添翼,全村育苗趁势而上。如今,立新村苗木已达1000多亩,产值1000万元以上,户均育苗收入超过10万元。3、因地建设,不论何种形式。清流县把“文化角”创建作为展示新农村风貌,展现新型农民风采的重要舞台,不做表面文章,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6、,而是根据各个村居的特点,抓住各地优势,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村“文化角”。灵地镇境内的滕头园林千亩苗木基地吸纳当地几百人长期就业,其秀美的风光每年也吸引成千上万人前来观光,镇里发挥此处优势,以“文明·和谐·幸福”为主题,在醒目地带设置计生宣传栏、文化墙等设施,创建“计生文化园”,并定期或不定期开设“幸福文化讲堂”,让当地群众和游客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计生文化的熏陶。龙津镇南岐村三月三传统“庙会”,周边村民纷纷前来,镇里把握这一人流集聚的良好时机,邀请县乡单位到村里开设“文化角”,开展“三下乡”活动,宣传理论政策法规和科学知识。村民在浓厚氛围中受到

7、影响,摒弃赌博、酗酒陋习,注重发展生产,如今,南岐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市级文明村。二、重群众参与,解决队伍建设问题1、扶持引导。农村文艺队伍建设是发挥农村“文化角”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作用的关键。清流县扶持引导农民组建各种业余文体社团、队伍,充分发挥农村文体工作者、业余文体队伍、民间文体爱好者主力军作用。2011年,田源乡田口村几位农民自发成立乐队,常常自娱自乐聚在一起,县乡因势利导,安排文体部门专业教师指导乐队成员的演奏技艺,村委会还筹集近3万元资金,为乐队购置乐队组建所需的乐器。现在,这支完全由农民自发组建的乐队,已成为田源乡文化宣传“主角”,

8、每逢节喜事,村里和周边乡村“文化角”的演出活动,总少不了他们的倾情参与。三角戏在清流已有400多年历史,供坊村三角戏剧团成立于1958年。从2000年开始,由于剧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