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509948
大小:888.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29
《《酸和碱》考点穿透 和例题讲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酸和碱金典例题讲解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www.51jiasudu.com)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知识网络】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考点透视】一、考纲指要1.了解常见的指示剂及其与酸、碱作用的变色情况;2.掌握盐酸、硫酸的性质和用途以及酸的通性和原理;3.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以及碱的通性和原理。二、命题落点1.利用指示剂的变色情况进行酸、碱的判断;以常见的酸、碱的物理性质,考查物质的俗名、保存、取用等;如例1。2.以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考查物质的鉴别和证明的,如
2、例2。3.以常见的酸的化学性质为载体,通过创新设计实验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实验探究;如例3。4.以常见的碱的化学性质为载体,通过创新设计实验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实验探究;如例4。5.以酸、碱的化学性质为载体,通过创新设计实验装置,考查有关酸碱化学性质的趣味和综合实验;如例5。6.以酸、碱的化学性质为载体,考查化学计算能力;如例6。【典例精析】例1:(2005年·湖北十堰)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A.没有特殊要求B.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C.把水缓缓地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动D.迅速将浓硫
3、酸倒入水中后搅动解析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答案:B加速度学习网www.51jiasudu.com我的学习也要加速例2:(2005年·广西南宁市课改实验区)厨房内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经①闻气味②尝味道,初步确定其为酸醋。取此溶液少量倒在两个杯子中,分别③加入纯碱和④一枚铁钉,两个杯子中均产生气泡,进一步证明其为酸醋。根据上述信息回答如下问题:(1)①②与③④分别根据物质的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来作判断。(2)你认为③④两个实验是根据酸类的哪些性质设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产生的气体物质从分类看,它们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分别利用醋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物质的检验。①②是利用醋酸的特征物理性质,通过嗅觉和味觉进行检验;③④是利用醋酸与碳酸盐(纯碱)和活泼金属(铁)的化学
5、反应,通过特征现象进行检验;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分别为CO2、H2,从物质的分类角度来看,分别属于化合物和单质。答案:(1)物理、化学(2)酸能和某些盐反应,酸能和较活泼金属反应(3)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化合物(氧化物),产生的氢气是单质(非金属单质)。例3:(2005年·山东莱西)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小明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H2O、H+、SO42-)能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下图中的实验来完成这次探究活动。(1)你提出的假设是 ;(2)通过实验Ⅰ可以证明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
6、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Ⅱ和实验Ⅲ,在实验Ⅲ中应该加入;(4)实验结果为。解析本题以硫酸与CuO反应为素材,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稀硫酸能使氧化铜溶解的粒子,考查了化学实验的方案设计和原理探究的能力。即分别将H2O、H+、SO42-三种粒子设计在三支试管中分别与CuO接触,通过对比观察实验现象探究稀硫酸中能使氧化铜溶解的粒子。答案:(1)溶液中H+使CuO溶解。(2)H2O不能溶解CuO。(3)盐酸或硫酸钠溶液(4)溶液中的H+可以使CuO溶解,H2OSO42-不能使CuO溶解。例4: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
7、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下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A.温度差B.重力差C.压强差D.浮力差(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学习网www.51jiasudu.com我的学习也要加速A现象为,B现象为,C现象为。你认为以上设计能达到实验要求的是(填序号)。(3)同学们经
8、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现象为;第二组同学滴加,现象为。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解析本题是对NaOH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