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509636
大小:4.47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9
《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俞孔坚,凌世红,金圆圆引言:2010年上海世博会位于市中心,跨越黄浦江两岸,是上海黄浦江两岸开发、旧区改造和产业布局调整的重点地区,也是上海新一轮城市空间拓展、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的重要地段。属于世博园区的后滩公园地处浦东原后滩地区,滨临黄浦江,是世博园区的核心绿地之一,规划范围西起倪家浜、东至打浦桥隧道的浦明路沿黄浦江一侧所有用地。北侧紧临世博公园中心绿地。基地范围内现状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用地。后滩湿地公园原有规划用地岸线长约1.7公里,总面积为14.2公顷,经考察,场地边缘有较完好的厂房、码头等工业遗存,建议保留
2、,因此该用地总面积相应扩大为16公顷,围栏区外、防汛墙内、紧贴湿地公园规划的旅游巴士停车场用地面积变为2.2公顷,会后作为后滩湿地公园二期用地,故会后后滩湿地公园用地总面积为18.2公顷。后滩湿地公园不仅需要满足安全疏散、游憩等候的功能,还承担着湿地保护、科普教育、湿地水处理和生态风景观赏的职能。1、场地秉赋1.1场地历史沿革:场地及其周边有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从海岸线推移的位置判断,场地所在位置公元8世纪前(唐朝统治时期)已经成陆。从场地曾隶属的南市区区志史料看,大事记的上限也自唐开始,两者基本吻合。按照自然环境变迁和社会经济特征的不同,将
3、场地景观的变迁划分为5个阶段,如表1。场地的变化,讲述着场地发展的故事,记忆着周围人的情感。表1:场地景观演变景观演化阶段时间起讫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特征文字史料记载以前唐代之前长江入海口的冲积平原,随着海岸线的东扩,陆地逐渐成形。水网密布,河流反复摆动,东西向河渠通海。尚无农业生产,也无行政建制。农业社会时期唐代到1843年开埠之前场地自然景观变化与黄浦江的变迁紧密联系,随着吴淞江的衰落,黄浦江的兴起,地位日益重要。生态环境良好,水患较少。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渔业、盐业和手工纺织业也很发达。隶属上海县,典型的水乡村落景观。近代工业时期1843-1
4、949因港口码头运输以及工业生产的需要,浦江两岸岸线大量被固化,河流自然沉积和侵蚀过程逐渐衰落,“填浜筑路”自此开始。近代工业积聚的中心之一,内河航运业发达,码头密布,铁路、公路交通发达。1949-至今设计对策一示意图13现代工业时期场地内浦江岸线完全被固化,浦江水文动力过程受阻。塘浦基本上都填平成道路,支流仅存白莲泾。海平面上升与地面沉降共同作用加剧了沿江风暴潮的破坏作用。多年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待解决。制造工业走过了黄金时代,老工厂面临搬迁或倒闭的问题。浦东开发要求浦江两岸联系更加紧密。1.2现状概况基地范围内现状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用地。
5、场地东部主要是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南干线1#污水泵站;中部有上海市环境污水处理厂;西南部主要是上海长江轮驳公司航修站、上海后滩船舶修理厂和后滩天然湿地。基地地势相对平坦,大部分场地标高在4米到7米之间。场地西南部的湿地区是天然形成的缓坡,是黄浦江的长滩,平均标高约2米。场地内的驳岸现状大体分为东段的桩基防汛墙和西段湿地的无桩基防汛墙两种。东段的桩基防汛墙基本为高程4.30~6.48米不等,与地面有一定高差。较高的防汛墙与人们亲水的需求及城市用地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西段湿地无桩基防汛墙外即是黄浦江的长滩,亲水性较好。沿黄
6、浦江还有100米长、8米宽的污水处理厂码头和后滩轮渡站轮渡码头。码头的现有功能已取消,可进行改造利用。场地范围内的建筑主要为工业厂房,有型钢厂三车间和厚板酸洗厂房等。厂房形体巨大,个别质量优良,内部为巨大的炼钢生产机器流水线。场地内有大量的构筑物,包括铁轨、龙门吊及其附属设备,码头场地及设备,高架管道,原料传送高架通道,高架排气管道,罐体等,处处体现着现状场地特征。场地内的植物主要可分为厂区间植物和湿地类植物两大块。厂区间的植物布局零星,整体绿化覆盖率较低,以香樟、广玉兰、女贞、水杉、雪松、悬铃木、龙柏、棕夹竹桃、棕榈等为主。湿地类植物主要分为标高
7、较高的、以狗尾草为主的滩涂植物和标高较低的、以镳草、芦苇、河柳、构树、女贞构成的滨水植物群落,生态景观良好。2.问题与挑战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湿地公园的设计面临六大问题和挑战:第一大问题,如何遵从生态设计原则、秉承场地文脉、满足多重体验需求?后滩地区保有上海市区、黄浦江边仅有的一块天然湿地,它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目睹着黄浦江畔农耕经济的兴衰起落,见证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注视着上海跃升为世界大都市的步伐,是一处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珍稀绿地。随着城市的发展,它必将成为人们追忆过去、关注现在,展望未来的体验场所。因此如何遵从生态设计原则、秉承场
8、地文化脉络、满足多重体验需求成为设计面临的第一大问题。第二大问题,如何保护、恢复与重建生态湿地?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