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考试卷第二次月考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考试卷第二次月考

ID:14505335

大小:41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9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考试卷第二次月考_第1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考试卷第二次月考_第2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考试卷第二次月考_第3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考试卷第二次月考_第4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考试卷第二次月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考试卷第二次月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考号:班级:姓名:(一)、积累(共13分)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提示,把恰当的字填写在横线上。(2分)你踏着隆冬的脚步,带着人们的渴盼,捎着新春的信息,来了。飘yì①的雪呵!你的舞姿是那么轻yíng②舒展,你的心灵是那么晶yíng③纯洁。你为大地送来温馨、和xié④,你给人们带来丰收、欢欣和喜悦。2、默写。(共6分)(1)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具有很深的哲理。告诉我们,那些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因为站在一定高度看问题,所以看

2、得高,看得远。(2)“一切景语皆情语”,杜甫《望岳》一诗中表达诗人阔达胸襟和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春天,香格里拉草原上野花次第开放,芳草如茵,游客骑马踏青,陶醉在优美的自然风光之中,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填空。)3.一本好书可以超越国界,也可以超越时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是这样一本好书。请分别写出这部名著的作者、主人公,并谈谈你最深刻的阅读感受。(5分)作者:_______主人公:___________

3、阅读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少于50字)(二)、运用(共4分)4.在徜徉书本、汲取知识的同时,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社会,投向历史。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总有一些景物,让我们流连忘返。看那“长河落日”、“小桥流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青山换绿”、“柳树

4、萌芽”,你有什么感受?任选其中一处景物,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示例:我看长河落日,我感受到雄奇壮观之美。我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生敬意。在消防队门口,有这样题目的标语:“赴汤蹈火为人民,克尽职守保平安”。请你说说标语中“赴汤蹈火”这一成语的妙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探究。(4分)5.仔细观察下面三幅图片,

5、结合图后的【说明】和你所了解的知识,写出你思考的结果。【说明】图一是泰国皇宫洗手间的一句中文告示:请便后冲水!图二是珍珠港景区美国人特意在垃圾桶前写下中文告示:垃圾桶在此!图三是巴黎圣母院的一则中文告示:请保持安静!据说,这是他们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而其他国家的游客没有这种“礼遇”。(-)、阅读《下三叠泉》,完成。(14分)下三叠泉张抗抗多奇怪,竟然是一直往下走。参差不齐的石阶,夹在突兀嶙峋的峭壁之中,朝望不见底的深谷延伸,两边时而钻出一株已被无数路人摸得光滑了的树杆。飘忽不定的雾气,在密密的林间回荡,只听得那一路召唤我

6、们的山泉,就在不远的石壁后、溪涧里哗响,却总也走不到头,总也不见这座名山最最吸引人的所在——三叠泉。过了观瀑亭,石级便几乎是垂直朝下。它们险峻陡削、不时变换方向,形成重叠的“之”字形,铺向谷底。无论远来的游客怎样在这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中途,气喘吁吁的抱怨这艰难的旅程,咒骂那不肯轻易露面的庐山水神,石阶总是默默无语,执拗的要把人带到四面是万丈悬崖的深涧中去。我知道,退路是决没有的。回到观瀑亭去,便只能远远的欣赏三叠泉的雄姿,没有银河飞泻的快感,没有水珠迸溅的凉意,就像欣赏一幅风景画。看风景画,又何必千里迢迢来庐山呢?庐山

7、人说:“不到三叠泉,枉为庐山客。”既然已经出征,又干吗找退路呢?可我仍然觉得奇怪,我到过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无一不是先向上攀援、攀登、向上走,才有蓝天、白云、山峰、雄鹰∙∙∙∙∙∙只有这三叠泉,一个劲朝下、朝下,望不见天顶,只有冉冉云雾,弥漫在我脚下,将我轻轻包围、淹没∙∙∙∙∙∙“负弦波!”一位年轻的旅伴说。“太好了!不过,似乎正弦波更能代表前进的规律?”简单说,负弦波是从负极进入正极;正弦波是从正极进入负极。后者的波形符号是先上后下,而前者,恰恰相反。“人们不大容易相信,获取最宝贵的东西有时并不在山顶,是吗?”“三

8、年前我们曾去三叠泉,就是从石壁上爬下去的。”他指着对面的绝壁说。我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气。从绝壁上寻找三叠泉,自然是没有退路的。他们亦是走到走不下去时,才自己辟出一条路来∙∙∙∙∙∙我们终于走进那幅凝固的画中来了。沐浴在霏霏雨雾之中,顿觉清凉。默默倾听那奔腾不息的山泉无穷无尽的喧嚣,细细体味这山、泉、林、雾终成一体的庐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