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赛格数码广场定位、招商、运营管理策划案

苏州赛格数码广场定位、招商、运营管理策划案

ID:1448970

大小:1.04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7-11-11

苏州赛格数码广场定位、招商、运营管理策划案_第1页
苏州赛格数码广场定位、招商、运营管理策划案_第2页
苏州赛格数码广场定位、招商、运营管理策划案_第3页
苏州赛格数码广场定位、招商、运营管理策划案_第4页
苏州赛格数码广场定位、招商、运营管理策划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州赛格数码广场定位、招商、运营管理策划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州赛格数码广场定位、招商、运营管理策划案一、苏州赛格数码广场发展的可行性分析1、苏州区域发展状况、消费人群以及产业结构分析(1)苏州区域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根据苏州统计局06年度报告,苏州的地方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产业结构稳步改善。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820.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5%,列长三角十六个城市的第三位。其中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574.22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9:65.4:32.7,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苏州的地方财力显著增强,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400亿元,完成400.23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其中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2、分别增长23.9%、26.3%和22.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为8.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对科技、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资金保障力度加大。(2)消费状况:苏州消费市场06年持续繁荣,现代商业加快发展,消费环境日益优化,消费结构调整升级。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千亿元大关,达到1055.44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增幅列长三角十六个城市的第一位!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9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6.8%。而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使用商品零售额为271.24亿元,增长19.3%;吃、穿、用占限额以上零售额的比重分别为16.1%、12.1%和7

3、1.8%。 与此同时,苏州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32元,增速居长三角第六位,比05年前移了五位。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931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9%和11%。市区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为12472.3元,比上年增长11.7%。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2427.42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年末家用客车拥有量达36.96万辆,增长34.0%。市场价格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6,八大类指数五升三降,食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升3.4%、1.3%、1.4%、3.6%和5.1%;烟

4、酒及用品类、交通及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0.4%、1.9%和2.0%。2、周边主要城市发展状况以及与苏州情况比较从横向来看,苏州市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周边城市(尤指长三角地区十六城市)中,服务业发展、居民收入和社会消费等指标情况相对较好。一是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在长三角地区属于中上水准。苏州2006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574.22亿元,总量列长三角第二位,但其占GDP比重仍只有32.7%,而上海、南京及杭州比重分别达到50.6%、47.5%和44.9%,苏州服务业增长仍有较大空间。二是人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经济增长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步性相对较好。在城镇居民收

5、入稳步提高的同时,苏州市农村居民收入也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人均纯收入9316元)。这一点在长三角地区也有着一定的优势。苏州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532元,增长13.9%,增速居第六位,比05年前移了五位,正在进一步提升中,但比较GDP同比增速(第三位)仍处落后。三是社会消费水平不断提速。06年苏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长三角各大城市中增幅最高,1055.44亿元同比增长16.6%。显示苏州人在城市GDP快速增长(4820亿元总量第二)、财政收入400亿元(总量第二)的情况下,收入及消费支出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苏州人节省、消费不发达的传统观念正在慢慢改变。但同时也注意到,上

6、海、南京及杭州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3360亿元、1167亿元和1112亿元,而以上城市06年GDP分别为10297亿元、2774亿元和3441亿元。相比较苏州4820亿元的GDP产值,苏州社会消费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同类城市水平,这一方面有苏州靠近上海、非省会城市等规模劣势,另一方面也表明苏州服务业发展和城市消费水平提升仍有很大的空间。通过以上与周边城市的比较发现,苏州市经济发展质量相对较好,但经济增长的快速并未直接体现在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上。从社会消费力的增速上看,今后的城市经济发展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起的作用将更为明显。 表: 2006年上半年苏州主要经济指标与相关城市的比较

7、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出口消费总量(亿元)增幅(%)总量(亿元)增幅(%)总量(亿美元)增幅(%)总量(亿元)增幅(%)苏州231015.91085.414416.229.2508.716.3宁波1296.613592.98.1128.524.6432.716杭州1535.515.8499.812.9120.233.8547.713.3青岛152817.1812.737.6104.5215.1484.7116.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