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48797
大小:4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1
《释迦牟尼成佛秘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释迦牟尼成佛秘录----------------------------扉页文字释迦牟尼既不是上帝,也不是神仙,他是一位悟得了人生最高真理的哲学家,他是播扬人生真谛的教育家,他是从颠倒迷惘中唤醒众生的觉悟者。什么是佛?佛是人生的觉者。佛是已经觉悟了的众生;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因此,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人人都能大彻大悟,人人都能回归圆满,人人都能离苦得乐,觉海慈航,安抵人生的彼岸。不立文字,妙不可传,既有禅功,也有秘法,从对人生博大精深的初探,到对生命大彻大悟的圆觉,静观人生,勘破寰宇,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本书最大的特色是:溶佛传、佛经、秘禅、秘法于一体,如同一盏不灭的慧灯,照亮每一个读者人生迷茫的航程,使其到达人生向往的、安详、自在、潇洒的彼岸。----------------------------------------------------------------------------------------------------------------------一个识破人生,而又无意改变世界的伟人(代序)作者:高运宏美国有位声名煊赫的大学者麦克·哈特,是当代著名应用物理学家、数学家、法学家兼天文学家。此公写过一部《人类百位名人排座次》,进入当代美国最畅销的书之列。作者在书中把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排名第四,置于耶稣基督之后,孔丘之前。释迦牟尼,是二千五百年前的佛教创始人,姓乔答摩,名悉达多,古印度释迦族人,故又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成道后,人们称之为佛陀,略称为佛。佛陀是古印度梵文的音译,翻译成中国话就是“觉者”。释迦牟尼正如在这部传记作品中所述,他并不是一般佛教徒幻想出来的救世主,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一个识破人生、而又无意改变世界的伟人。成佛前,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与我国春秋时期的孔丘是同时代人。父名净饭王,母号摩耶,是拘利国的一位公主。按古印度的风习,妇女怀孕后,必须回娘家分娩。不料,这位夫人临产前,在回娘家途中的蓝毗尼花园里,在一棵无忧树下生下了王子悉达多。不幸的是,摩耶夫人产后七日猝死。后来,王子的姨母,摩耶夫人的胞妹继配为净饭王后。幼年的悉达多是由姨母养育长大的。悉达多自幼生得相貌端庄,天资聪慧。净饭王对这个王子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希望他继承王位,建立功业,将来成为一位万民爱戴、统一天下的君主。净饭王从小就从各方面对儿子进行严格的教育和培养,请来婆罗门大学者讲授文学、哲学和算学等知识;让儿子跟武士学习兵法和武艺。学就后的释迦牟尼不但知识广博,而且善骑能射,堪称文武双全、智勇兼备了。但他却不愿意继承父业,不想成为父亲的“接班人”。 古代印度社会等级森严,共分为四个种姓:最高的是婆罗门,为握有祭祀文教大权的僧侣贵族;其次是刹帝利,为掌持政治、军事的国王和武士贵族;再其次是吠舍,多为商人和自由职业者;最下层是首陀罗,为丧失一切权利的仆人和奴隶等。各种姓之间的社会地位悬殊,层层压榨,残酷剥削。悉达多不仅从小就厌恶宫中奢侈的世俗生活,而且慧眼独具,人世间很多观象都引起他的感触和深思。他看到大多数人都是穷人,他们惨遭生活的痛苦和折磨。同时,这位王子也发观,幸福和享受并非是富人独有的天命,种种意想不到的厄运也在包围着他们。任何人都会突遭不幸,任何人都要生老病死。最后,势必一个个向死神投降,同归于尽。悉达多少年时代,有一次出城郊游,看见烈日下的农民光着身子,大汗淋漓,气喘不息地在地里劳动;耕牛颈上勒着绳子,皮绽血流,还要受农夫鞭打;犁过的泥土里,翻出许多小虫,鸟雀成群地飞来啄食。这时,他忽然感悟到,茫茫人世间,竟是如此的残酷悲惨。此后,他再也无心寻欢作乐,直觉得触目惊心,所见皆苦,所闻皆悲。他常常独自在宫中静坐沉思:应该怎样去解救人类于苦海?后来,他又先后遇见过踟蹰难行的老人,辗侧呻吟的病人,为亲朋哭泣送葬的哭丧人,还听见他的马夫说,这些无常的哀遇,是世上所有人都无法摆脱的命运。一种弱肉强食的孤独感,啮咬着太子的心,使他进而感到人生的苦涩和短促,体味出命运的磨难和多舛……。悉达多渴求着,生活中应该有那么一种永远不被痛苦和死亡抹灭的东西。此后,他经常废寝忘食地为此而苦苦地思索着,甚至日夜潜心冥想,心灵不得安宁。净饭王为了断绝儿子终年累月的“胡思乱想”,在悉达多十六岁时,就为他完了婚,娶的是邻国公主耶输陀罗。后来生一子,即罗睺罗。净饭王还为王子建造了寒、暑、温三时宫殿,日食山珍海味,歌舞朝夕不断。然而这一切,悉达多都毫无爱恋,他与声色无缘。二十九岁时,他不顾父亲的劝阻,毅然出家。他丢下妻子,剃除须发,离开宫殿,披着袈裟遁入深山,并云游四处,拜访名师,追求痛苦的解脱和人生的真谛。他由养尊处优的王子,变成了一个身无分文的“流浪汉”。他向现实抗争,向精神挑战,去寻找解脱“生苦”之道。在荒凉的苦行中,释迦牟尼日食一麻一麦,以清泉为饮,置艰难困苦、风霜雨露于不顾,坚持不懈,定坐沉思,经历六年之久。结果徒劳无益,一无所获。于是,他索性到尼连禅河去沐浴,洗去了六年苦行的尘垢,随后又接受了牧女献奶供养,调节体力,恢复了元气,继而到附近的毕钵罗树下结跏趺静坐,端身正念,发大誓愿:“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坐。”经过四十九天的苦寻苦思,有一天半夜过后,天上浩月当空,明星照耀,他突然见一颗亮星升起,顿时精神境界达到一种不可言喻的清净和升华。在他眼前,过去、现在、将来的时空障碍已不复存在,也不再受到视觉和听觉的限制,心像平镜一样,贪爱、嗔痴和烦恼也再不起于心头,一切疑虑全部澄清,豁然觉悟到人生的真谛,离苦得乐,清静无邪,意境宏远,“如实知见诸法实相,而证成无上正觉”。此后,人们就称他为佛陀,或称做佛。依佛教的定义,佛是一个“正觉、等觉、无上觉”三觉圆满的人。即是说,佛不但自己对生苦已经大彻大悟,而且进一步帮助众生彻底觉悟。这种自觉和觉他的工作,这种一视同仁、平等待人的精神,其高尚的程度,是世间一切行为无可比拟的。佛教认为谁达到了这种境界,谁就是佛。他们主张,一切众生在直面认识人生上,都是平等的,都是有佛性的,包括那些执迷不悟、行恶多端的人,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因此佛典指出:“佛是已经觉悟的众生;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从这种意义上说,佛教不承认任何种族、等级、性别和观念的差别,劝人行善,普渡众生,学道不厌,悔人不倦。因而,人们颂扬释迦牟尼是第一个为了人类的平等而献身的圣者,尽管他无意改变和摧毁旧世界。这位先觉者一向认为,世俗人间的一切,从本质上说都是一个“苦”字,即所谓“生苦”。人自呱呱坠地的一天起,就要忍受种种痛苦,备受磨难,造诸恶业。那么,是什么原因给人生造成这么多痛苦呢? 实在的说,人生是一个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绵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肉体、思想和感情不断地发生变化,几乎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化。所以,一个人从生到死是一次苦乐相掺的经历,是一股漫长的、由充沛到干涸的细流。所以人生是不尽言,也是不尽意的。不是吗,低谷处有坎坷;高巅处有风险!甚至人类历史本身也充满了阴谋诡诈、争权夺利和腥风血雨。在温情脉脉、彬彬有礼的背后,隐藏着层出不穷的策动、密谋、倾轧、斗争、乃至屠杀……这个旋转不息的地球,运载着一个永远卸不掉的苦难的包袱。在这部传记作品里,这位具有时代精神的主人公认为,人生之所以忍受种种痛苦,往往是由于自身的迷惑而造诸恶业,而自作自受,自食其果,痛苦无穷,轮回不止。造成这种恶果的根源,佛典概括为六点:其一是贪,即自私自利,过分追求,不义窃取,甚至损人利己。对于人间有限的乐境,不知是暂短虚幻,反而一味地奋争不已,贪财如命,直至身败名裂;其二是嗔,即嗔恚怀恨,对违逆不顺之境,不能忍受,反生忿怒,或横起暴虐,或泄忿他人,无涵养心,《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起,八方障门外”,是非颠倒,因果迷乱了;其三是痴,即愚痴迷昧,智慧闭塞,事理不明,妄自贪求,求之不得,受人宰割;其四是慢,即骄傲狂妄,我漫贡高,不能与人和睦相处,人苦自亦苦;其五是疑,即不信真理,只信邪见,杜塞善门,滋事生非,造就恶业,不能自拔;其六是不正己,即思维不正,鄙陋偏差,一意孤行,自寻烦恼,坏诸善事,蔫死一途。一语道破,令人了然。这些意蕴深邃、凝炼的哲理的启迪,实在令人心灵震撼。佛学真是把人生的症结说到家了!在纷烦迷离的大千宇宙中,谁操有智慧这把宝剑,谁就必将拥有这个世界!难怪佛教千百万圣徒们经过二千多年时光的洪流,对释迦牟尼仍然潜心敬拜而念念不忘!任凭时代风雨一幕幕地变换,在走马灯似的历史面前永远无损其形象者,才算得上真正的伟人!那么,怎么样才能解脱人生的烦恼呢?佛陀主张“八正道”:其一是正见,即正确的真知灼见,认识宇宙人生的真谛,是苦,是空,是无常,明了人生的短促,保持纯洁善良,修慧断邪;其二是正思维,又称正欲,主张缜密思考,所谓三思而行;其三是正语,修口业,语言端正,纯洁有理。恶语伤人,如刀剑刺心,势必引来祸患,所谓祸从口出;其四是正业,即从事清净正当的行业,远离杀盗淫妄诸恶业;其五是正命,即保持圣洁的生命,不使生命染污不净。对佛教徒来说,应保持佛教戒律规定的正当生活;其六是正精进,即离恶向善,勇猛精进,禁止一切恶行,进修一切善道;其七是正念,即不生邪欲。佛典中说:“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之中,不为所害,譬如着铠入阵,则无所畏。”;其八是正定,即一心专注,修习禅定,解脱自在。故佛教小乘中主张,摄心为戒,由戒生定,从定发慧。释迦牟尼认为,如果能实践“八正道”,不仅可以净化自己,进而能够推动社会,使众生都行正道。这样,必然会出现一个善良、安乐、和平、幸福的人类社会。概念上清晰,知觉上敏捷,感情上强烈,而说理又如此令人信服。白纸黑字,劝人律己,一下子给人拨开了释迦牟尼创建的理论的神秘之雾。我不是释迦牟尼的虔诚信徒。但我认为,作者选中这样一位识破人生,而又无意改变世界的伟人为题材,著书立说,确实难能可贵。世界上一切具有自由精神和独立精神的学派,不论如何千差万别,其实质都有同气相求,异论相通的地方。西方大哲学家斯宾诺莎有一段名言:“现在,我已经将我要说的所有关于心灵克制感情的力量,以及关于心灵的自由的意义充分发挥了。由此可以明白看到,智人是如何地强而有力,是如何地高超于净化为情欲所驱使的愚 人。因为愚人在种种情况下单纯为外因所激动,从来没有享受过真正的灵魂的满足。他生活下去,似乎并不知道他自己,不知神,也不知物。当他停止激动时,他也就停止存在了。反之,凡是一个可以真正认为智者的人,他的灵魂是不受激动的,而且依某种永恒的必然性能知其自身,能知神,也能知物,他绝不会停止存在,而且永远享受着真正的灵魂的满足。如果我所指出的足以达到这一目的的道路,好像是很艰难的,但是这的确是可以寻求得到的道路。由于这条道路很少被人发现,看来足以表明这条道路诚然是很艰难的。因为如果解救之事易如反掌,可以不劳而获,那又怎么会几乎为人人所忽视呢?但是一切高贵的事物,其难得正如它们的稀少一样。”一个人固然无力扭转乾坤,但是能够自我不以世俗为转移,凭一己的意志与邪恶抗衡,这难道不正是他的可贵之处吗?作者在这部传记中,时而披露史实,时而展示主人公的心迹,时而旁征博引秘法秘禅,以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表现主人公的气魄宏大和意境高远。然而请恕我直言不讳,释迦牟尼虽然是提倡人类平等的圣人,觉悟到“生苦”的种种业根,并不辞辛苦地化渡众生,但是他却无力并无意改变人世间已有的现象。更谈不上摧毁旧世界,创造新天地。应该说,这是受历史人物和史实本身的制约。佛家讲究“佛缘”,我觉得生活中有时也有“缘”。两年前,我获得一个机会,暂时住在佛教圣地五台山南山寺里,潜心研究一点佛学。一次偶然的机遇,在青山坡上王子焚身寺里认识了郑孝时先生。当时郑先生正在这座千年古刹里默默地写作这部宏篇。那是个满天落霞的傍晚,坐在古色古香的东厢禅房里,眼望窗外搭了天篷似的古松,我深感这里有点与世隔绝。然而先生笑称:这儿虽似桃园,却并非在世外。郑孝时先生我早巳闻名,他创作出版过数量惊人的神话小说和历史小说,仅仅这近五年间,他连续写了十多部中长篇小说,达三百余万字,可谓多产!我曾拜读过他的长篇历史小说《太平洋大海战》(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他那生花的妙笔,再现了近半个世纪前那场令人惊心动魄的海上大悲剧。那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有血有肉的人物,紧紧吸引着我,使我一捧起来就合不得放下,掩卷后还觉余味未尽,叹为力作。此刻竟然见到先生,真是三生有幸。他身材颀长,面庞清癯,精神矍铄,风度儒雅,关东口音,十分健谈,非常幽默。锐利如锥的目光,似乎把世间的一切都能一眼看透。真想不到,写罢《太平洋大海战》以后,先生突然跨越时空,创作目光一下盯准了二千五百年前佛家的开山始祖!在千年古刹里,不是续写为佛祖弘扬佛法的经论,而是创作一部文学传记。我先是惊愕,继而迷惑,最后了然。原来,先生不仅凭着他丰富的写作阅历和雄厚的佛学知识,而且在这古刹里还与一位佛门大师为伴,两人结友,同吃、同住、同谈。使得先生的笔端上,情节更为真实,描绘更为凝炼,倾诉更为成熟。现今中国文坛上如此的创作,真可谓“绝活”了!令人耽心的是,先生此番的创作生活异常清苦,可以说是饥而素食,渴饮泉水。然而他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在这里写作不仅能享受幽居野趣,而且藉此一隅能能潜心冥会,思考不辍,怡情养生,实在是一举两得。在他看来,写作的甘与苦应由其内涵而决定。为了完成自己宏大的创作计划而头悬梁,锥刺股,那固然是苦在其中,乐在其中。君不知何尝还有更多的苦境:为了生存竞争,硬着头皮写自己不爱写的东西是苦;为了应付时势而写自己写腻了的文章是苦;为了功利目的而不得不写也是苦……倘若是冲破这一切媚俗的壁垒而写作,那么不必一掬清水洗涤,心境就会如湖面一般舒坦,平静。皆因以自己的作品给生者带来希望,给弱者带来勇气,给世界带来新意和潇洒。那才别有一番乐趣! 于是,我自告奋勇,愿意做先生这部长篇传记定稿的第一个读者。他一听就欣然同意了。不久,我拜读了全稿。读毕掩卷沉思,感到这确是一部读了不感乏力的轻松作品,作者以纯粹的白描笔法,把释迦牟尼的一生,娓娓道来,情景生动,故事离奇,可读的魅力不同凡响,让我着了迷,爱不释手。书中主人公在他的漫长的艰险折磨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思索和领悟。这些淡泊的、富于人生哲理的独白,使我强烈地感受到剖析人生和戳破红尘的理念。主人公就像一个在茫茫荒野中向澄明之境奔跑的巨人,其深奥的思索,犹如一柄凌空而降的宝剑,从无人知晓的方向砍向笼罩住人们思想的混混沌沌的罗网。在你面前展观出一种全新的境界,宠辱皆忘,富贵远抛,淫欲离弃,名利如尘。到了这种境界,精神才会不受任何外界的羁绊,获得充分的清静、解脱和自由,进而感到内心的完美和永恒的满足。当你生活犯困和稍觉失意之时,尽可以躺在床上读读这部传记,其中会告诉你:名利、贪欲和幸福、享受是一种令人无休止追求和渴望的诱饵。然而,只有你觉得知足之时,它才会带给你真正的快乐。否则,当你永无休止地追求和渴望它之时,除了给你增加苦涩和烦恼外,什么也不会给你,这就是人生,载浮载沉的人生。它对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一个严重的考验和挑战。你对付它的武器,最好就是悟性和功力。有人说,一个作家之所以偏好某一种文学形式和风格,这主要是受制于其人经历、知识和内在气质,还有的就是性格、思维方式和深层意识等等。诚哉,斯言也!按如此得出的结论,郑孝时先生理应完成这部作品。至少我读过后深感心犀逐渐回归真朴、识穿事理和超脱纯美了!这不能不感谢作者和书中主人公催我清醒,锤我愚顽,萌我初慧。在下笔墨荒浮,率成胡言,聊存鸿雪,是为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