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阿拉善盟汉语方言的历史成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阿拉善盟汉语方言的历史成因2010年11月第31卷第6期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INNERM0NG0LIASOCIALSCIENCESNOV.2010Vo1.31No.6阿拉善盟汉语方言的历史成因柯西钢(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摘要]阿拉善盟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甘肃,宁夏两省区.阿拉善盟汉语方言较复杂,主要通行于阿拉善盟首府巴彦浩特的新巴音话受以银川为代表的银吴片方言影响较大,而主要通行于阿拉善盟其他地区的左旗民勤话则与甘肃省的民勤方言相似.[关键词】阿拉善盟;汉语方言;历史成因[中图分类号】H1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281(
2、2010)o6—0157—03阿拉善盟方言以阿拉善盟首府所在地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方言为代表,《中国语言地图集》未对阿拉善盟汉语方言的归属作出标示,方言学界多将其划人官话方言的兰银官话区.阿拉善盟共有三种方言: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新巴音话",以民勤方言为基础,融合了宁夏话和旗下话,使用人口占全盟总人数的70%以上;另一种是左旗民勤话;还有一种被当地人称为"老巴音话",即旗下话,其语音特点接近于北京话.本文研究的阿拉善盟汉语方言主要指在阿拉善盟使用较广的"新巴音话".阿拉善盟汉语方言共有声母25个,比普通话多了舌面鼻音[],唇齿浊擦音[v]和舌根浊擦音[Y].普通话中的开口呼零
3、声母音节在阿拉善盟汉语方言中声母读舌根浊擦音[苫],如饿,安,欧,昂等.普通话中的齐齿呼,撮口呼零声母音节发音时声母有轻微的摩擦,音值接近[J],我们仍把这类声母记做零声母.阿拉善盟汉语方言共有韵母32个.与普通话[O]相对应的韵母都读做[3],如博,磨,剥,捉,罗,说等.阿拉善盟汉语方言的前,后鼻音不分,普通话中的前鼻音韵母[an,in,Un,yn]在阿拉善盟方言中都读做后鼻音[D,iu日,y日],如镇=正,金=京,婚=轰,寻=熊,这一特点在阿拉善盟汉语方言中非常鲜明.阿拉善盟汉语方言共有单字调三个:阴平44,阳平上51,去声213.普通话的阳平字和上声字单字调声调相同,
4、如移=以,棉=免,吴=五.但是,在连读变调时这两类字是可以区分的,例如斜字~iEtsq≠写字~iEtsll徒弟thuti≠土地thuti¨l坛子thantsl≠毯子thants1.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形态,方言形成的原因很复杂,"人民的迁徙,民族的融合,地理的阻隔,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等"…(P?在方言形成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结合方言的特点和内部语音的差异,笔者认为,阿拉善盟汉语方言形成的原因主要体现在行政归属,历史移民和地理环境三个方面.一,行政归属方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历史上的行政归属尤其是二级行政单位(郡,州,府)归属的变迁对阿拉善盟汉语方言的形成
5、产生了重要影响.先秦时期,阿拉善地区荒无人烟.秦统一六国后,在阿拉善地区东北部始设北地郡.汉代阿拉善[收稿日期]2010—06—30[作者简介]柯西钢,男,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157地区分属北地,武威,张掖三郡管辖.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在此地设居延,休奢两县.东汉光武帝元年(公元25年),改置"张掖居延属国".东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改设西海郡,辖居延县.北魏时,阿拉善地区为凉州所辖.隋朝至唐代初期,阿拉善地区分属甘州,肃州管辖,其间也曾为突厥贵族所占据.唐朝中期,阿拉善地区隶属安北都护府,都护府的治所在同城,即今额济纳旗境内.唐玄宗天
6、宝二年(公元743年),唐王朝设宁寇军,统领居延军务.自元朝起实行行省制度,阿拉善地区设集乃路,属甘肃行中书省管辖.明初,朱元璋派5万大军征讨集乃路,阿拉善地区隶属为明国之地.明中期以后,阿拉善地区成为蒙古达延汗属部的游牧之地.清朝初年,阿拉善地区依次成为蒙古鄂尔多斯部,卫拉特准噶尔部以及和硕特部的游牧之地.康熙三十一年(1693年),清政府正式设旗编佐,设置阿拉善和硕特旗,阿拉善改置为旗."自是阿拉善之名,始渐着于世.在此之前,阿拉善甚少见于史册."①1949年,阿拉善旗,额济纳旗和平解放,之后阿拉善旗划归宁夏省,额济纳旗划归甘肃省酒泉地区.1954年,宁夏省建制撤销后,
7、阿拉善旗改由甘肃省管辖.1961年,阿拉善旗划分为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两旗,阿拉善左旗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划归甘肃省武威地区.1979年,额济纳旗,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三个旗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从历史上看,阿拉善盟大部分地区长期归属于甘肃省管辖,因而,今天通行于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的左旗民勤话具有很强的甘肃民勤方言的特点.声母有唇齿浊擦音[v]和舌根浊擦音[],读[v]和[Y]的字在普通话中都读零声母,如武,问,岸,欧;韵母[i]前带有舌尖不圆唇元音[1]介音,舌尖特征非常明显,实际音值是[1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