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456233
大小:144.0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8
《蒲公英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蒲公英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一.基本信息中文学名:蒲公英拉丁学名:HerbaTaraxaci别称: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二名法:Taraxacumofficnala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
2、phyta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亚纲:菊亚纲目:菊目Asterales科:菊科Asteraceae亚科:舌状花亚科族:菊苣族属:蒲公英属Taraxacum种:蒲公英分布区域:多分布于北半球。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各地【英文名】:Dandelion【拼音】:Púgōngyīng【别名】:蒲公草[1-3]、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凫公英(《千金方》)、耩褥草(《唐本草》)、蒲公英(《千金翼方》)蒲公英(《本草图经》)、地丁(《本草衍义》)、金簪草(《士宿本草》)、孛孛丁菜、黄花苗
3、、黄花郎(《救荒本草》)、鹁鸪英(《庚辛玉册》)、婆婆丁(《滇南本草》)、白鼓丁(《野菜谱》)、黄花地丁、蒲公丁、真痰草、狗乳草(《纲目》)、奶汁草(《本经逢原》)、残飞坠(《生草药性备要》)、黄狗头(《植物名实图考》)、卜地蜈蚣、苦须、鬼灯笼(《草木便方》)、灯笼花(四川)[4]羊奶奶草(《本草正义》)、双英卜地(《贵州民间方药集》)、黄花草、古古丁(《江苏植志》)、茅萝卜(《四川中药志》)、黄花三七(《杭州药植志》)、婆婆丁(辽宁)、仆公罂(《本草图经集》)。【花期】:3~8月【使用部位】:花、叶、茎、根【花语】:
4、蒲公英:有着充满朝气的黄色花朵,花语是“停不了的爱”。紫蒲公英:呈淡紫色的蒲公英,花语是‘传说的紫色’,属性暗。飞箭蒲公英:冠以飞箭之名的蒲公英,花语是‘瞄准弹珠’,属性风。[5]【作用】:可入药二.蒲公英研究历史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和奶汁草等,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的干燥全草。蒲公英的研究历史已有数千年。唐《新修本草》有“叶似苦芭,花黄,断有白汁,人皆吠之。”的记载宋《本草衍义》有“蒲公英今地丁也,四时常有花,花罢飞絮,絮中有子,落地即生,所以庭院间亦有者,
5、盖因风而来也。”之说宋《本草图经》有“蒲公英旧不著所出州土,今处处平泽田园中皆有之。春初生苗,叶如苦芭,有细刺,中心抽一茎,茎端出一花,色黄如金钱,断其茎有白汁出,人亦吠之,俗称蒲公草,语讹为蒲公婴是也。水煮汁以疗妇人乳痈,又捣以敷示疮,皆佳。”的记载。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有“地丁,江之南北颇多,他处亦有之,岭南决无,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茎、叶、花、絮并似苦芭,但小耳。嫩苗可食”的说法。古方记载蒲公英为“解热凉血之要药”,“至践有大功”。20世纪20年代,人们开始了蒲公英现代医药学领域的研究,但早期研究多见于国
6、外。20世纪60年代后我国对蒲公英的研究逐步在各个方面有所开展,其中起步较早的有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和锦州市结核防治院等机构,但当时研究内容主要局限于蒲公英抗菌作用等方面。随着现代医药学理论的发展,我国及世界对药用植物的研究范围和领域都有了很大变化,不仅研究的植物种类大大增多,而且对不同植物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深度等有了很大发展。现在,全球已经掀起“蒲公英热”,并形成一系列蒲公英保健产品、食品和化妆品。三.蒲公英化学成分1.根中的化学成分蒲公英的根中含有蒲公英醇(Taraxol)、蒲公英赛醇(Taraxerol)
7、、φ-蒲公英甾醇(φ-Taraxasterol)、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β-香树脂醇(β-Amyrin)、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蒲公英苦素(taraxicin)、胆碱(Choline)、咖啡酸(caffeicacid)、绿原酸(chlorogenicacid)、果糖、蔗糖、葡萄糖、葡萄糖苷以及树脂、橡胶、无机盐、维生素等。2.叶和花中的化学成分叶含叶黄索(Lutein)、蝴蝶梅黄索(Violaxanthin)、叶绿醌(Plastoquinone)
8、、维生素等。花中含叶黄素、毛莨黄索(Flavoxanthin)以及10种黄酮类化合物,即木犀草素(luteolin)、槲皮(quercetin)、木犀草素-7-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4′-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β-龙胆糖苷、木犀草素-7-β-D-鼠李糖葡萄糖苷、槲皮素-7-β-D-葡萄糖苷和异鼠李素(isotham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