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以近代民族棉纺织业为例.doc

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以近代民族棉纺织业为例.doc

ID:14433054

大小:5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8

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以近代民族棉纺织业为例.doc_第1页
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以近代民族棉纺织业为例.doc_第2页
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以近代民族棉纺织业为例.doc_第3页
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以近代民族棉纺织业为例.doc_第4页
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以近代民族棉纺织业为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以近代民族棉纺织业为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以近代民族棉纺织业为例【内容提要】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结构的瓦解,民族机器棉纺织业"突发式"的产生,以及乡村棉织业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清末民初时期,棉纺织业成为跨手工业和民族机器工业的"两栖"行业,成为早期工业化进程中二元模式的典型。二元模式中既存在着竞争,也存在着互补,但互补构成两者间关系的主导面。从原始工业化到工业化的过渡具有渐进性和渐近性,后发现代化国家在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必须抓住这个规律,坚持走移植与嫁接并举的二元工业化道路。【英文摘要】AftertheOpiumWar,Chia'snaturaleconomyframented,

2、hernationalmechanicalcottontextileindustrystartedinaabruptiveway,andruralvilliagecottontextileindustrygrew.Bytheturnofthelastcentury,theendoftheManchusDynastyandthestartoftheRepublicofChina,China'scottontextilehadbecamean"amphibious"industrycoveringhandicraftandnationalmechanicalproduction,astr

3、ikingexampleofdualmodeintheprocessofearlyindustrialization.Bothcompetitionandcomplementexistedinsidethismode,yetcomplementisthepredominatingaspect.Itisagraduallyprogressingandapproachingprocessoftransformationfromprotoindustrializationtomechanicalproduction.Later-modernisingstatesmustgraspthisr

4、egularrulesandundertakeindustrialconstructionbypersistinginthedualwaysoftransplantingandgrafting,thusfollowadualindustrialilzationline.【关键词】近代、工业化、原始工业化、二元模式Moderntimes/industrialization/proto-industrialization/dualmode【正文】11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开始瓦解,19世纪60~70年代,清政府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早期工业

5、化的进程。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资本投资机器工业的限制,民族机器工业在若干行业尤其是棉纺织、面粉等业中获得了显著发展。早期工业化发展之后,中国社会经济内部传统手工业的命运如何?学术界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破产说"和"依附说",认为:"在自然经济基础上进行生产的城乡手工业,既已无力抗拒外国商品的侵袭,只能步步退却,销路日见萎缩,也就无法逃脱破产的命运",棉纺织手工业是遭受破产命运的典型行业,而"丝茶手工业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入后代表了中国手工业的另一种命运,即在外国资本和买办商人资本的控制下,变成出口原料的加工手工业从而依附外国的命运。"[1]笔者认为,将中国传统工业在鸦片

6、战争后的命运归结为"破产"和"依附"两种类型,很难全面概括近代手工业的复杂情形,在若干手工业行业中,传统手工业得到了发展,出现了原始工业化现象,并与工业化在一个长时期内共存,构成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本文试以近代棉纺织业为例,对这种二元模式的形成、原因及其内部关系等问题,阐释如下。一二元模式大约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清末民初时期,经历了自然经济结构的瓦解、民族机器棉纺织业的"突发式"产生、以区域外市场为依托的乡村棉织业的发展等三个步骤,至20世纪初形成为跨手工业和民族机器工业的"两栖"行业。鸦片战争后,输入中国的外国机器棉制品逐年增多,传统手工棉纺织业已在一定程度上

7、遭到洋纱洋布的摧毁,据统计,1890年外国进口洋纱已达108.3万担,洋布达1656.1万匹[2](p1368)。按学术界已有的估算,1894年全国土布产量5.89亿匹,需纱741万担,其中机制纱174万担,则机纱已占土布用纱总量的23.5%[3]。从局部地区来看,传统手纺纱受到了更为严重的冲击,如闽广地区土布用纱总量中约67.8%已为洋纱所取代。但是,对鸦片战争后传统棉纺织业所受到的破坏不能估计过高,因为即使是在开埠通商最早的东南沿海地区也还存在着手纺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