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司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参与

论公司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参与

ID:14405214

大小:11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8

论公司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参与_第1页
论公司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参与_第2页
论公司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参与_第3页
论公司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参与_第4页
论公司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参与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公司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参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程名称:企业法律环境教师签名:刘丽芳电话:15840386691邮箱:工商管理硕士(MBA)选修课论文题目:论公司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参与作者(学号):魏可远(4031041612)班级:2010级秋四班时间:2011年6月27日论公司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参与【摘要】公司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参与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相比之下,我国公司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参与显得较为薄弱。笔者拟就公司资本结构与债权治理的关系、我国债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等提出管见。  【关键词】公司债权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参与  一、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债权治理  传统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公司资本结构

2、对公司治理结构有影响:(1)适当的举债有利于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分散公司股东的投资风险,增加公司价值,并有利于股东利益最大化;(2)由于债权人不参与企业管理,举债融资相对增加了经理人的控制权,有利于激励经理人努力工作;(3)经营良好的公司,举债成本相对低廉,有利于公司的快速发展和低成本扩张。在现代公司尤其是股份公司中,债权人对公司的投资已经像股东投资一样必不可少,无论是投资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引人关注。债权人为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做出贡献,同时承担投资风险,债权人事实上已经成为现代公司的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但由于在传统公司法理论和制度安排中,债权人仍然是一个消极投资

3、人的角色,虽然有关法律为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设置了诸如担保制度等制度保障,但是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利仍然缺失。相对于公司股东而言,债权人的利益维护往往处于弱势,其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在大股东监督和控制下的经营者手中。尽管从表面上来看,在许多场合下债权人利益的维护相对于公司股东具有相应的优先权、保全权、担保权等,但这些权利的有效实现需要许多现实的条件和前提,否则它们可能只是法律上的、纸面上的权利,而不是现实中的、既得的利益。从一般的制度安排的角度来看,降低债权人法律风险的主要机制有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机制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机制。前者主要作为

4、一种事后保障机制而存在,在债权人合法利益受到损害后由债权人依法提出请求保护程序而启动具有被动性;后者作为一种事前、事中保障机制而存在,依靠债权人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活动而保障自己的利益,具有主动性。  二、各国债权治理的有关实践经验  相对于公司股票而言,公司债务的种类相对负责。从公司债务的构成内容来看,可分为公司贷款、公司债、应付客户款、应付职工福利、应付所得税等。不同的债务内容赋予债权人不同的权利。其中银行是公司资金的主要提供者,是债务市场的主角。在我国,由于不允许企业间的相互拆借,公司贷款融资的唯一合法渠道就是向银行申请贷款。因此银行就成为公司最主要的债

5、权人。笔者在此主要介绍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有关经验和实践。  (一)债权治理的英美模式  美国的金融机构有严格的分工,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各自为营,业务交叉少。商业银行被禁止直接持有非金融公司的股份,它们与企业的联系主要体现在贷款业务和作为信托财产的个人股份管理两个方面,银行信托部根据合同为了委托者的利益优先运用股份,这与以控制公司管理权为目的的持股行为有本质区别。由于银行不能持有企业股份,也就无法控制公司,只有在公司破产时银行才会临时接受股票以交换其贷款。银行对企业的资金业务以短期为主,一般不对企业作长期贷款。在这种模式下,银行对企业的监督是间断性的,即只有

6、在企业违约时才进行,目的在于保证贷款的安全性。银行从企业处得到的信息仅限于企业外部公开的信息。美国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融资是一种保持距离型融资而不是控制导向型融资,其特征是通过市场和法律而不是通过人事参与等直接干预来实现银行对公司的控制。  (二)债权治理的日本、德国模式  日本和德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以“社团”或“法人”市场经济为运行基础,银企间产权制约较强,企业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在企业经营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资本市场作用相对较小。日德两国都允许银行间相互持股,商业银行可以直接持有企业的股份。日本的银行在日本各企业的财务中扮演双重角色,既是主要的股东,又是主要

7、的长期和短期放贷人。在日德模式下,银行与企业处于紧密状态关系中,很多企业内部,一家大银行往往既充当主要的债权人,同时又是主要的股东。公司集团内部的银行与非金融公司通过相互持股而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所有权关系,因此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务关系比较稳定。由于银行提供了巨额资金,又同时拥有大量的股票,人事方面的交流也就成为必然趋势。银行通过贷款合同、持股、人事结合及代理小股东的投票权等方式对公司经营决策产生影响;银行还可以获得企业的内部信息,随时监督和干预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  三、我国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从一般经验来看,我国绩优的上市公司负债

8、率普遍偏低,而绩差的上市公司负债率明显偏高。这与作为企业主要债权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