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析《论语》中所谈及之“孝”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论语》中所谈及之“孝”论文惑于孝浅析《论语》中所谈及之“孝”非常之书必赐非常之感,何况论语。《论语》身居“西汉以来每个识字的中国人所必读书”①之高位,不唯志趣高远而人恒敬之,恐更由其通于人之常情,有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之意味,由此而有“信”生,众信之,则传之,故成千古奇书。每读论语,思孔夫子雅然之貌,必乐其学,忧其忧,瞻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节制,仰其“文质彬彬,尽善尽美”之志趣,尤敬其“知其不可而为”之心胸,感其身为圣贤而居乱世,抱仁者心而曲高和寡之无奈。孔子终有“桴海“之想,”无改于道“之叹,我能无叹乎?敬圣贤之心,我所恒有,然而读其论”孝“,又常有惑,至于何惑,下将详述。所
2、学颇浅而论及圣人之言,诚为难矣,然而孝道为人之最基本感情,无论所学多少,人品如何,都应常思之,细思之,我既思孝,又读《论语》,不能不有所感,故以一文谈《论语》中所谈及之孝。另外,从大方面而言,人类”不断创造符号,使用符号,又被符号所限制“②,《论语》既是宝贵精神财富,又是巨大之符号,其对人的限制必亦巨大,经钱穆先生考证,孔子三岁丧父,未到十七岁丧母③,从实践上看,孔子并无实践孝的颇佳土壤,其所论孝道,岂能尽对。人皆读论语,自然必读其论孝,论语中所谈及之孝自然成为现今”孝或不孝“的重要论据,常有被”《论语》之孝“此大符号所禁锢而不利于家庭关系者,今惑于其孝而试言己见,或可有所助益?一:孝之
3、惑惑于“子之孝于父母”读《论语●为政篇》,多人问孝于孔子,孔子或对提问之人有所特指,或以共论,大意主要在于讲述如何在与父母处理关系中体现“孝“,其意境颇有可思索之处。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虑。”④此句自来多有所解。朱子以为“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能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可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⑤钱穆先生则以为:“子女常以谨慎持身,使父母唯以其疾病为忧虑,言别无他忧。”⑥二说似都有理,然而如以第一说,似乎表意过于曲折,表达也不够贴切,而且孝主要是处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保重自己身体和安全,更是各人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孝与不孝,均当如此,
4、似乎不必作为孝的关键条件,所以应以第二说为佳,大意即为子女倘若能尽量减少父母对自己的忧虑,甚至只以自己所难以控制的疾病为忧,就最接近孝了。但倘若果以此为孝的标准,则可能有二不妥之处。其一:孝至少应包涵一种状态,即:子女的行为尽可能的对父母有利。那么,尽可能的使得父母不忧虑于自己是不是一定对父母有利呢?弗兰克尔认为:人的潜意识要求压力要得到释放,人们通常使用假设“灾难”来临的状态来缓解对灾难的恐惧,以达到释放压力的目的。⑦从父母的角度来说,子女是其血肉与精神的延续,是生命的延续,对子女的关心是自然而然的,对其能够生活美好的希望也就随即转化为对其可能面临的困难,或者其本身缺陷的担心,当这种“
5、担忧”深入父母的潜意识时,父母就不得不在意识层面假设某种需要他们担心的情况,来抵制潜意识里“担忧”的折磨,“担忧”是父母自己的内心世界创造的,子女无论出于何种情况都无法彻底拔除这种“担忧”,反而只有不断显示出让他们“担忧”的状态,才能让父母在意识层面上的担忧来压制和释放潜意识里的“担忧”,这样,他们的心情可能更加平和。另外,父母对子女的担忧也可能满足父母自身的“自恋”情绪,人的自恋情绪通常需要以否定别人来满足,那么,否定自己最熟悉,最亲爱的对象自然更具可信性,“担忧”作为一种“否定”施加于子女时,父母的“自恋”情绪将得到极大的满足,这样对父母的精神状态更加有利。总之,在很多时候,子女能够
6、合理的创造出让父母“担忧”的状态,可能对父母更加有利,可能更是“孝”的表现。其二:尽量不让父母担忧的状态可能导致粉饰自己和幻化人生的虚假倾向,对父母报喜不报忧,这样将影响到父母对自己现状的判断,影响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父母不知子女真正所需,便很难给与足够的支持,久而久之,子女反而心生怨意,怨意触动于心,恐怕反将波及从心底而生的孝敬之心。不谨慎处事,让自己时时处于危机之中,父母所忧过甚,以伤神伤身,自然不是孝道,但无限度减免父母对自己忧虑,恐也未必就对父母有利,子女适量创造“担忧”或是“孝“之精髓?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曾是以为孝乎?”⑧此句理解较易,大
7、致为作为子女,有事情要主动承担,有酒食则由父母先吃,但仅仅这样不能算孝,唯有脸上透露出快乐的神情,以亲敬之貌服侍父母才可以算得上孝。孔子论仁论孝,讲究意从心生,心生孝意,外面体现在行动上就是有事担,有酒食而后,体现在脸上,似乎便当然是喜乐,否则,倘若脸上不能洋溢笑意,似乎便有做表面工作之疑,未必是真孝了。然而,没有温情于脸上,果真就不孝了吗?子女出于父母之体,受养育之恩,必恒怀感激之意,有事出力,有酒食而奉父母先吃,既可稍减歉疚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