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用预设翻译浅析(2)

关于语用预设翻译浅析(2)

ID:14378350

大小:54.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28

关于语用预设翻译浅析(2)_第1页
关于语用预设翻译浅析(2)_第2页
关于语用预设翻译浅析(2)_第3页
关于语用预设翻译浅析(2)_第4页
关于语用预设翻译浅析(2)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语用预设翻译浅析(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英语知识(1)加注法  当预设的源语文化现象在目标语文化中空缺时,加注是可行的办法之一。如:  我属鸡。我从来不吃鸡。鸡年是我的本命年。  IwasbornintheYearoftheRooster,Inevereatchicken,theYearofRoosterwillbringmegoodluckofbadluck.(Chinesepeopletraditionallyuse12animals,representing12EarthlyBranches,tosymbolizetheyearoftheRooster.Peopleborninthisyearhavether

2、oosterastheirlifesymbol.Allotheryearsoftherooster,accordingtoanoldChinesesaying,becomeeither-good-or-bad-luckyearsforthem.)生肖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现象,众所周知,说话人预设了这点,理所当然认为读者理解没问题。但对英语文化的人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文化空缺。因此为弥补这一空缺,可加注说明相应文化背景知识,便于对方理解。  (2)语境化法  对类似事物的表达有时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相去甚远,这种情况除了可用加注法,也可以用语境化法。如:  Hehadbeenfait

3、hfultothefourteen-year-oldvicar’daughter,whomhehadworshipedonhiskneesbuthadneverledtothealter.  他一直忠于十四岁的牧师的女儿,他曾经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但终于没有和她结婚。  “Leadsomebodytothealter”是典型的西方婚礼场景,作者预设了这一点,认为读者自然知道这一文化常识,但目标语文化读者却不一定了解此文化常识,直译成中文不太好理解,因此把它意译成“结婚”,把语境表现出来。  (3)简略化  并不是所有的语用预设均需明白无误地翻译出来,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可省略或

4、简单化。如:  过年杀的狗肉早已吃光,狗皮一直挂在墙上。  Thedogdiedduringthespringfestival,andthedogskinisstillonthewall.  中国人好吃狗肉,说话人预设了这点。但这种行为西方文化的人难以接受,因此可委婉翻译,简略处理,只说那狗“died”。  (4)转换法  在表达同一事物时,有时源语形象和目标语形象不吻合,甚至相互冲撞。这种情况下,可直接译为目标语形象。如:  “Youdon’twanttoloseLarryaltogether,doyou?”/sheshookherhead.  “你不想完全失掉拉里,是吗?

5、”/她点点头。  “shookherhead”与“nod”相一致,作者认为读者不会有任何理解困难,预设了这点语言常识,但却与中国的语言文化不符,因此译成中文要符合中文习惯,变成“点点头”。  (5)直译法  以上四种处理语用预设翻译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都行之有效,但并非无缺陷。其中第一种加注法可保留源语形象,但易造成阅读不流畅;其余三种方法属于意译,一个共同的缺陷是通过这些方法处理后的译文在一定程度上了丢失了原文的形象意义,削弱了原文的魅力。在中西方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人们对对方的文化越来越了解,许多源语文化现象也变得不再陌生,因而对作者预设的文化常识也越来越能理解,这种情况下

6、可直接翻译,以保留源语形象。如:  IknownotwhereisthatPrometheanheatthatcanthylightrelume.  我不知道什么地方有那天上的神火能够燃烧你原来的光彩。More:http://www.shengyidi.com/peixun/Edit:英语培训More:yypxjgwk  这是早些年的翻译,当时中国人对普罗米修斯的神话传说还知之甚少的,因而意译为“神火”,译者把作者对这一文化知识的预设明示化了,以便于目标语读者理解。而在今天,“Promethean”完全可音译,因为大家对此已不再陌生。  四、结语  翻译的标准为“信、达、雅”

7、,语用预设的翻译也如此,因其跟社会文化背景关系密切,尤需谨慎处理。总体而言,如果目标语读者与原作者共享预设信息,则可直译;如果目标语读者不具备原作者所预设的信息,则视情况采用余下四种方法。以上是笔者愚见,希望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Fillmore,C.Verbsofjudging[A].Fillmore,C.&Langendon,T.StudiesinLinguisticsSemantics[C].NewYork:Holt,Rinehart&Winston,1971.  [2]Jacke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