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

世纪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

ID:14373116

大小:4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8

世纪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_第1页
世纪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_第2页
世纪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_第3页
世纪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_第4页
世纪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纪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20世纪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第一节无产阶级文学的大本营——前苏联文学概述20世纪无产阶级文学是对19世纪巴黎公社文学、英国宪章派文学和德国工人诗歌的继承和发展。俄苏是20世纪无产阶级文学的大本营。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彼得堡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也宣告了苏联文学的诞生。一、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基本特征(略)二、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从十月革命到1991年的苏联解体,苏联文学经历了74年的历程。在长达四分之三的世纪里,苏联文学的发展可以分

2、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17年到30年代初的文学十月革命胜利后,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刚刚建立,国外的敌对势力与国内反动势力相勾结,连续三年的国内战争烽烟四起。1921年,国民经济恢复开始进行。1928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处在大变化时代。在文艺领域里,各种流派纷呈,作家队伍明显分化,文艺思想斗争激烈。十月革命后,所有作家都不得不在政治上作出抉择:赞成革命还是反对革命。以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勃洛克(1880——1921)、勃留索夫(1873——1924)为代表的作家,满

3、腔热情地迎接十月革命。以列米佐夫(1877——1957)、吉皮乌斯(1869——1945)为代表的作家不理解革命,甚至敌视和攻击革命和苏维埃政权。以阿·托尔斯泰(1882——1945)、叶赛宁(1895——1925)为代表的作家,政治立场比较动摇,对革命持观望态度,但他们后来在思想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转变。革命后苏联文学界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艺术团体。主要有“无产阶级文化协会”、“谢拉皮翁兄弟”、“左翼艺术阵线”、“拉普”等。“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的简称)是20至30年代苏联最大的文学团体,人数达万人,活动长达

4、10年(1923——1932)。由于他们主要通过《在岗位上》和《在文学岗位上》两个杂志来宣传他们的文学理论和主张,因而又称为“岗位派”。“拉普”坚持无产阶级文学方向,在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起过一定的作用,但他们思想上唯我独尊,工作作风简单粗暴,尤其是对待“同路人”和不同派别的作家,采取了粗暴打击的态度,严重地妨碍了文学的发展。为此联共(布)中央于1932年作出了《关于改组文学艺术团体》的决议,“拉普”解散。本时期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诗歌上。马雅可夫斯基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是一位以诗歌为

5、武器的宣传家和鼓动家以及诗坛上的革新者。其诗歌形式独树一帜,以“阶梯诗”领骚诗坛。在内容上,他的诗歌热情歌颂了十月革命,歌颂了党和领袖,如《向左进行曲》(1918)、长诗《好!》(1927)和《列宁》(1924)等;同时又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丑恶,如《黑与白》(1925)、《摩天大楼的横断面》(1925)等,还有讽刺了人民内部的旧思想和官僚主义作风,如《开会迷》(1922)等。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创作对苏联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勃洛克的长诗《十二个》(1918)通过对12个赤卫队战士进行巡逻的描写,热烈地歌颂了扫荡

6、旧世界的十月革命风暴。作品虽然对革命的理解尚欠深度,带有淡淡的宗教色彩,但却表现了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振奋人心的革命激情。  小说创作在20年代初也逐渐趋于繁荣。主要作品除高尔基的创作之外,还有富尔曼诺夫(1891——1926)的《恰巴耶夫》(1923)、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1923)、法捷耶夫(1901——1956)的《毁灭》(1927)。这三部长篇小说都是以国内战争为题材的。《恰巴耶夫》塑造了一个被革命唤醒的传奇式的人民英雄的典型。《铁流》描写了历尽千辛万苦,经过革命熔炉锻炼的人民群众成为坚不可摧的“铁中

7、的洪流”。《毁灭》深刻地表现了在战争中进行着人材的精选,在革命中进行着人的改造的主题。三部小说正确地反映了伟大时代的风貌,采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塑造了生动、丰满的共产党员形象,在表现现实和塑造人物上作了新的可贵的尝试,因而被成为“里程碑式”的作品。拉甫列尼约夫(1891——1959)的《第四十一》(1926)是一部反映国内战争生活颇具特色的作品,描写了主人公在尖锐的阶级斗争中所产生的精神冲突。当女主人公马柳特卡必须在爱情与敌人之间作出抉择时,战士的责任感使她举枪击毙了白卫军官,表现了革命道义力量在她身上的

8、胜利。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全面展开,表现劳动热情和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开始出现。革拉特科夫(1883——1958)的《水泥》(1925)是年轻的苏联文学中第一部描写劳动者创造新世界的长篇小说。第二阶段:30年代初至1954年苏联的文学30年代,苏联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1934年8月,苏联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