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陇东唢呐中婚丧音乐文化的音乐特色研究

浅谈陇东唢呐中婚丧音乐文化的音乐特色研究

ID:14367800

大小:58.16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7-28

浅谈陇东唢呐中婚丧音乐文化的音乐特色研究_第1页
浅谈陇东唢呐中婚丧音乐文化的音乐特色研究_第2页
浅谈陇东唢呐中婚丧音乐文化的音乐特色研究_第3页
浅谈陇东唢呐中婚丧音乐文化的音乐特色研究_第4页
浅谈陇东唢呐中婚丧音乐文化的音乐特色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陇东唢呐中婚丧音乐文化的音乐特色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学  院:   音乐学院      专业:音乐表演设计(论文)题目:浅谈陇东唢呐中婚丧音乐文化的音乐特色研究指导教师:31201X年X月X日3131浅谈陇东唢呐中婚丧音乐文化的音乐特色研究文献综述(一)选题的缘起位于甘肃省东部的陇东地区,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黄土层堆积最厚的黄土高原。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纯朴善良、能歌善奏。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便有了有关陇东先民音乐活动的记载。如今我们熟知的《军民大生产》、《锈金匾》、《高楼万丈平地起》等民歌也

2、出自陇东地区。流行于陇东地区的以:呐为主奏乐器的鼓吹乐,在四百多年以前的明代就有记载,由于其音乐活动是伴随着民间婚丧、嫁娶等活动而进行的,因而称之为陇东婚丧:呐。陇东婚丧:呐虽历经数百年来历史朝代的变迁、人们文化意识形态的更迭,仍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得以延续至今,并已发展成为具有自身独特的曲牌体系,具有庞大的演奏人员,具有独特的演奏技法,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及民俗性特点的一个独立的乐种。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陇东婚丧:呐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项目。陇东婚丧:呐以其高亢激昂的旋律音调,

3、婉转悲情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浓郁的黄土音乐文化特色。陇东婚丧:呐与当地民间的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的结合,使其成为陇东地区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陇东婚丧:呐具有音乐性与民俗性的双重艺术特色。从文化感情上讲,笔者身为陇东人,从小接触到这种艺术形式,对其有着很深的本土感情,另外,本人曾作为陇东婚丧:呐班社中的一员,多次参与乐队演奏和民间风俗仪程,对陇东婚丧pJ}:呐的音乐形态,对陇东地区民间民俗仪程有比较深的了解。对于陇东婚丧:呐音乐本身的喜好和对陇东民间民俗活动的浓厚兴趣是撰写本文的一个原因。(二)

4、选题的意义1、陇东婚丧:呐有四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当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被不断推向“边缘”化的严峻形式下,陇东31婚丧:呐音乐却展现出其广泛的流传性和强大的生命力,由于其形态完整,流传面广泛,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系统、全面地分析、研究陇东婚丧:呐音乐,对于我们了解陇东婚丧:呐音乐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传承和保护这一艺术形式有着积极的作用。2、运用专业的作曲理论技术对陇东婚丧:呐音乐本体进行分析研究,我们能够更加深刻的把握陇东婚丧pJ}:呐音乐艺术的特征,我们也可以运用作曲理论技术来充实、完善这一艺

5、术形式。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这一艺术形式。3、陇东婚丧:呐音乐贯穿了陇东民间婚庆、丧葬活动的各个仪程中,是集音乐文化与民俗文化为一体的,因此,对陇东婚丧:呐的研究对于揭示陇东地区民俗文化、社会文化有着现实意义。4、目前,对陇东婚丧:呐音乐的研究还不深、不全,多为介绍性的、概括性的描述,因而对陇东婚丧琐呐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31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一)研究方法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田野调查方法结合历史文献研究法。坚持入田野,通过录音录像等方法,获取第

6、一手的资料,对于陇东婚丧:呐音乐本体的研究和陇东民间民俗的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本文采用历史文献法,查阅了大量的县志、地方志及相关研究著作,结合田野调查,对陇东婚丧呐音乐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脉络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还运用了比较分析,描述阐释等研究方法。(二)田野调查在田野调查中,主要采用了参与观察、访谈与调查访问等方式,并利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如数码相机、录音笔、摄像机等,拍摄记录了陇东婚丧:呐音乐活动和陇东民间民俗活动。本人分别于2007年8月13口至8月1_5口、2008年3月9口至3月15口、2

7、008年12月18至12月20口三赴陇东,随合水县吉观乡王家班、西峰区彭原乡吴家班,对陇东婚丧琐呐用乐情况、红白事风俗仪程进行调查。并录制音响资料36条,搜集琐呐曲牌9个。于2007年8月17口至18口,前往陇东市西峰区,与:呐老艺人梁平正交谈、采访,赴陇东市文化馆、群艺馆,找到惠书记、王老师交谈,并在市文化馆、市图书馆查找资料。31指导教师意见:31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指导教师:年月日31所在专业审查意见:负责人:年月日参考文献[

8、1]赵志学,王亚娟.陇东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之陇东唢呐[J].北方音乐,2015,16:17-18.[2]陈小平.于都客家唢呐艺术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3]李刚.庆阳婚丧唢呐音乐与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4]李刚.陇东婚丧唢呐音乐特征分析[J].艺海,2008,05:55-56.[5]板俊荣.民族音乐学多位网视野下的海州五大宫调[D].南京艺术学院,2012.[6]李宝杰.区域—民俗中的陕北音乐文化研究[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