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房产测绘、地籍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测绘航空摄影

(a)房产测绘、地籍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测绘航空摄影

ID:14367422

大小:175.1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8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a)房产测绘、地籍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测绘航空摄影_第1页
(a)房产测绘、地籍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测绘航空摄影_第2页
(a)房产测绘、地籍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测绘航空摄影_第3页
(a)房产测绘、地籍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测绘航空摄影_第4页
(a)房产测绘、地籍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测绘航空摄影_第5页
(a)房产测绘、地籍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测绘航空摄影_第6页
(a)房产测绘、地籍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测绘航空摄影_第7页
(a)房产测绘、地籍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测绘航空摄影_第8页
(a)房产测绘、地籍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测绘航空摄影_第9页
(a)房产测绘、地籍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测绘航空摄影_第10页
资源描述:

《(a)房产测绘、地籍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测绘航空摄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A)房产测绘、地籍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测绘航空摄影第一题房产测绘案例分析例题  1)工程概况  1任务来源  为了满足产权登记的需要,××测绘技术公司受××公司委托,对××住宅小区进行房产测绘。该小区共有建筑56栋,规划建筑面积22.5万m2,有独栋、多层住宅、小高层和综合服务楼等多种建筑形式。  2测区范围  该项目测区位于××区,东起机场路,西至将军路,北临秦淮路,南达天源路。  3测绘工作量  测绘工作量主要包括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面积测算、房产图绘制、房产分户测量及成果资料检查与验收等。  2)已有资料  1测区附近的控制成果;  2本建筑项目的房屋用地文件;  3各建筑的规划审批、验收文件;  7各建筑物的设计文件;  8该项目房屋预售文件;  9其他相关文件资料。  3)引用技术文件  1《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2000);  2《房产图图式》(GB/T17986.2—2000);  3《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7《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8《××市房产测绘规则》;  9本宗房屋相关的、有效的规划、城建、房地产主管部门批文或约定。  4)测量技术方案  1精度指标  本项目采用二级房产面积测算精度,具体指标如表所示。    注:S为房产面积(m2)。  2房产平面控制  ①检核附近已有控制点,保证房产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末级相邻基本控制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2.5cm。  ②加密控制点,保证房产平面控制点的密度在建筑物密集区的平均间距在100m左右,建筑物稀疏区的控制点平均间距在200m左右。  3房产调查(参见规范,此处略)   7房屋要素测量  8房产图绘制  9房产面积测算  22权属备案  5)测量组织及工作计划  1人员安排  项目负责人1人;  两个测量小组队,每组配备技术人员2人。  2投入设备  全球定位GPS-RTK测量系统2台套;  莱卡手持式测距仪4台,设备编号:CJY0301~CJY0304。  便携式计算机4台;  作业车1辆。  3工作计划  测量任务工期2个月,具体安排如下:  2012年5月1日—2012年5月31日完成外业数据采集、调查工作;  2012年6月1日—2012年6月30日完成内业数据处理、面积计算及绘图工作。  6)提交成果资料  1房产测绘技术设计书。  2成果资料索引及说明。  3控制测量成果资料。  7房屋及房屋用地调查表、界址点坐标成果表。  8图形数据成果和房产原图(分幅、分丘、分户)。  9项目技术总结。  22检查验收报告。  33计算所依据的分摊文件、测算过程需要说明的文件。  34数据库文件(符合本市房产管理系统要求)。  35委托单位提供的其他文件。  7)问题1、现行房产测量规范对房产测绘的精度有哪些要求?2、简述商住楼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方法。3、房产变更测量的精度有哪些要求?第二题地籍调查与数据库建设  1)工程概况  ××测绘院受××市国土资源局的委托,承担该市××镇地籍调查及数据库建设工作。该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城市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科学管理国土资源信息,充分实现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更有效地进行国土资源的监测和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建设现代化的国土资源信息化系统,满足日常土地管理与更新工作的需要。  测区范围约110km2,其中100km2的范围重新测量,原有10km2初始地籍调查进行变更调查,对于新变化的进行补充调查。   测区全境为东、西两部,东部为低山丘陵区,西部为湖滨平原,地势自东南向西北递降。纵观全市,水域辽阔,湖泊棋布,沃野平畴,耕地连片,土宜稻棉,泽足鱼蒲。整体地貌组合为平原占44.40%,岗地占12.59%,丘陵占1.51%,水面占41.50%。测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湿润多雨,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0℃,年平均降雨量1500.0mm,年平均日照时数1800h,无霜期270天左右。  2)已有资料情况  4平面控制资料  经踏勘本测区内有C级GPS控制点4个,点位保存完好,将其作为GPS-D级平面网起算数据,可以满足控制测量精度要求。  5高程控制资料  调查范围内有国家二等水准点三个,现场踏勘点位保存完好,可作为四等水准路线起算依据,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成果。  6图件资料  调查范围有1:10000地形图可作为设计和制作工作底图用。1996年测量的地籍图可作为权属调查使用。调查范围内原有埋石点可作为路线联测使用,利用其标石施测新坐标。  7地籍档案资料  对于已发土地证的宗地档案资料,对地形没有变化的宗地在数字化调查底图上可根据宗地的档案资料绘出界址点(必要时需到实地指界和实地进行界址点标记),可参考利用原有勘丈边长资料。原有的土地权属界线图、边界接合图等资料,可作为此次地籍调查的参考资料。已完成土地权属调查的、未变化的地籍权属资料应充分利用。  3)测量项目目标  4控制测量  ①完成110km2的D级GPS控制网测量,约30个点;  ②完成新城区四等水准测量,约85km;  ③完成新城区一级控制测量,约120个点。  5权属调查(由甲方组织实施,乙方配合技术性工作)  6地籍测量  ①对调查区范围内的每一宗地的界址、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进行全解析测量;地籍图成图比例尺为1:500。  ②对地籍调查范围内的宗地进行面积计算、汇总与统计。  ③编制地籍调查范围内的宗地图。  7数据库建设  ①利用MapGIS软件进行地籍历史库建设,面积约10km2。  ②新城区地籍现状库建设,面积约20km2。  4)主要法律法规与技术依据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7《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源部,2001年);  16《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  17《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  18《城镇变更地籍调查实施细则(试行)》(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8年);  19《城镇地籍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1年);  2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  21《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7798—1999);  22《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23《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73—2010);  2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   25《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  2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27《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28《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1015—2007);  29《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5)平面坐标、高程系统及地籍分幅图参数  4平面坐标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参考椭球基本几何参数为:  长半轴a=6378140m,短半轴b=6356755.2882m,扁率α=1/298.257  第一偏心率平方e2=0.006694384999588  第二偏心率平方e'2=0.006739501819473  5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基本等高距为1m。  6地籍分幅图比例尺为1:500。采用矩形分幅,图幅尺寸为40cm×50cm,每幅图以较为出名的地理名称或单位名称作为图名。  6)选择软件  4控制测量  ①GPS基线解算与平差处理软件:接收机随机软件和中海达GPS自带平差软件。  ②常规测量平差采用清华山维“NASEWV3.0”严密平差程序进行平差。  5成图软件  采用南方CASS7.1版成图软件和相应的符号库。  6建库软件  采用科技部推荐的中地公司产品MAPGIS6.5版进行数据库建设。  7)上交成果资料  4技术设计书;  5技术总结、工作报告、检查报告;  6仪器检定资料;  7平面、高程控制资料(观测数据、计算成果、点之记等);  16各等级控制点展点图;  17权属调查资料;  18地籍图、宗地图;  19地籍数据库相关资料。  8)问题4、简述基本地籍图的主要内容。5、简述地籍测量的主要作业步骤。6、变更地籍调查时,宗地分割或合并的编号有何要求?7、简述地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需求与设计。第三题土地利用调查  1)工程概况  ××测绘院受××市国土资源局的委托,承担该市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及数据库建设工作。测区为全市范围,约4000km2。2009年已经完成全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并已完成初步建库工作。此次更新测量主要采用土地利用分类现场调查,边界定位采用网络RTK方式进行。  2)已有资料情况   测区有较完备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档案资料,包括平面控制资料、高程控制资料、图件资料、地籍档案资料。  3)测量项目目标  8部分控制点检测;  9权属变更调查(由甲方组织实施,乙方配合技术性工作);  10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  11数据库更新。  4)主要法律法规与技术依据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9《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11《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源部,2001年);  16《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  17《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  18《城镇变更地籍调查实施细则(试行)》(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8年);  19《城镇地籍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1年);  2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  21《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7798—1999);  22《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23《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73—2010);  2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  25《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  2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27《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28《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1015—2007)。  5)问题8、土地利用调查的数学基础有哪些?9、土地利用现状怎样分类?10、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总体要求有哪些?11、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的主要工作有哪些?12、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方法及要求有哪些?第四题 1)工程概况  受××省国土资源厅和民政厅的委托,××测绘院承担该省更新地市级、县级市的境界并建库的测绘任务。成图比例尺为1:1万,主要内容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数据库建库、成果提交等。  2)设计、作业和检查验收依据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  14《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GB/T177—2009);  15《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  1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89—2012);  17《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与质量评定》(GB/T18316—2001);  18《地理信息元数据》(GB/T19710—2005);  19《1:50001:100001:25000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15661—2008);  2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2部分: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2—2006);  21《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1004—2005);  22《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1—2005);  23《××省市县级行政区域界线测绘管理办法》;  24本专业设计书。  3)数据规格及技术指标  13坐标系统与高程基准  平面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14地形图分幅与编号  采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方法。  15变更界址点  采用实地测量,其他界址点采用测区内最新、比例尺最大的数字地图(DLG.进行境界数据采集。上交数据必须符合ARC/INFOE00格式的要求。  16界线、界址点数据分层及属性项  界线、界址点数据分层及属性项定义参见表。界线、界址点数据分层及属性项层名内容几何类型属性项属性项描述PAT表AAT表BOUNT县级行政区域面PAC行政区划代码NAME行政区划名称行政界线线GB国标码BOUPT界桩、碑点GB国标码BNO界桩碑号  4)现有测绘成果资料  13覆盖全测区的GPSC级控制点资料(2000国家坐标系);  14全测区的市、县各级行政界线资料;  15全测区最新的1:1万地形图(DLG.;  16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档案资料;  17其他相关资料。  5)提交成果  13测区专业设计书;  14界址点更新成果数据;  15界址点、界址线相关图表  16数据库文件;  17数据库使用说明;  18项目检查报告;  19项目技术总结等。  6)问题13、简述编写边界点位置说明的要求。14、简述编写边界线走向说明的要求。15、如何进行省级界线的界桩编号? 16、界线测绘中元数据文件制作有哪些要求?第五题1)工程概况  ××市地处山地和平原结合部,东西长30km,南北长15km。西部为丘陵地区,最高点90m,最低点30m;东部地势较平坦,最高点50m,最低点10m。为了满足××市经济发展和建设的需要,现对该市进行1:3000的数字航空摄影。选用高精度数码航摄仪DMC2001,焦距为120mm,像幅92mm×166mm。  2)摄影要求  像片航向重叠度要求为60%,最大不超过75%,最小不少于55%。旁向重叠度要求为30%,最小不少于15%。  3)问题17、航摄仪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进行鉴定?鉴定的项目有哪些?18、根据工程概况给出的数据分别计算:相对航高,摄影分区及各分区的摄影基准面、绝对航高,摄影基线和航线间隔,估算摄区像片总数及模型数。19、航摄成果检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0、摄影成果包括哪些资料?答案:第一题1、①房产测量精度指标与限差。  规范规定以中误差作为评定精度的标准,以2倍中误差为限差。  ②平面控制测量精度要求。  房产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末级相邻基本控制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2.5cm。  ③房产界址点的精度要求见表。房产界址点的精度(单位:m)精度等级间距误差和相对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限差中误差±0.04±0.02±0.10±0.05±0.20±0.10  ④房产图绘制精度要求。  a.对全野外采集数据或野外解析测量等方法所测的房地产要素点和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5m。  b.模拟方法测绘的房产分幅平面图上的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5mm。  c.利用已有的地籍图、地形图编绘房产分幅图时,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6mm。  d.采用已有坐标或已有图件,展绘成房产分幅图时,展绘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1mm。  ⑤房角点的精度要求。  需要测定房角点的坐标时,房角点坐标的精度等级和限差执行与界址点相同的标准。   ⑥房产面积的精度要求。  房产面积的精度分为三级,各级面积的限差和中误差不超过计算的结果。    2、首先根据住宅和商业等的不同使用功能按各自的建筑面积将全栋的共有建筑面积分摊成住宅和商业两部分,即住宅部分分摊得到的全栋共有建筑面积和商业部分分摊得到的全栋共有建筑面积。然后住宅和商业部分将所得的分摊面积再各自进行分摊。  住宅部分:将分摊得到的栋共有建筑面积,加上住宅部分本身的共有建筑面积,依照按照规范规定的方法和公式,按各套的建筑面积分摊计算各套房屋的分摊面积。  商业部分:将分摊得到的栋共有建筑面积,加上本身的共有建筑面积,按各层套内的建筑面积依比例分摊至各层,作为各层共有建筑面积的一部分,加至各层的共有建筑面积中,得到各层总的共有建筑面积,然后再根据层内各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按比例分摊至各套,求出各套房屋分摊得到的共有建筑面积。  3、据现行房产测量规范规定,变更测量的精度要求有以下方面。  ①变更后的分幅、分丘图图上精度,新补测的界址点的精度都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②房产分割后各户房屋建筑面积之和与原有房屋建筑面积的不符值应在限差以内。  ③用地分割后各丘面积之和与原丘面积的不符值应在限差以内。  ④房产合并后的建筑面积,取被合并房屋建筑面积之和;用地合并后的面积,取被合并的各丘面积之和。  第二题4、地籍图的基本内容包括界址点、线,地块及编号,宗地或区的编号和名称,土地利用类别、土地等级,永久性建(构)筑物,各级行政边界线,平面控制点,道路和水系,地理名称和单位名称等。  5、地籍测量作业的主要步骤①地籍控制测量;②基本地籍图测绘;③界址点测量;④宗地图绘制;⑤面积量算;⑥质量检查;⑦成果整理与提交等。  6、变更地籍调查时无论宗地分割或合并,原宗地号一律不得再用。分割后的各宗地以原编号的支号顺序编列;数宗地合并后的宗地号以原宗地号中的最小宗地号加支号表示。如108号宗地分割成三块宗地,分割后的编号分别为108-1,108-2,108-3;如108-2号宗地再分割成2宗地,则编号为108-4,108-5;如108-4号宗地与100号宗地合并,则编号为100-1,如108-5号宗地与205号宗地合并,则编号为108-6。  7、地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与通用管理系统功能需求与设计基本一样,主要包括数据录入(观测数据、图形)、入库检查、视图管理、查询检索、输入输出、数据分析、地籍图、宗地图绘制、分发服务、数据更新、数据库维护、数据库安全管理等。  第三题8、土地利用调查的数学基础主要包括坐标系统、投影方式和高程系统。  ①农村土地调查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城镇土地调查自行确定。  ②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③标准分幅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a.1:500、1:2000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1.5°分带(可任意选择中央子午线);  b.1:5000、1:10000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3°分带;   c.1:50000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6°分带。  9、土地利用现状采用二级分类,其中一级类12个,二级类57个。具体分类编码、名称及含义参见《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10、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主要包括土地权属、土地登记、土地利用、基础地理、影像等信息。其总体要求有:  ①系统以GIS平台为基础,满足土地登记需要。  ②系统应满足矢量、栅格和与之关联的属性数据的管理,具有数据输入、编辑处理、查询、统计、汇总、制图、输出及更新等功能。  11、①图形数据采集。检查已有的电子数据,包括野外采集的数据和已建数据库,导入数据库;对纸质地籍图,通过矢量化采集数据。  ②图形数据编辑处理。包括图形编辑、坐标系变换、图幅接边及拓扑关系建立等。  ③属性数据采集。根据外业调查结果录入属性信息,与图形数据挂接。扫描纸质申请书、调查表、审批表、土地证,以及权属来源证明文件等资料,并与属性信息挂接。审批表等电子文件可直接挂接。  ④数据检核与入库。检查数据完整性、准确性、逻辑一致性,以及数据分层和文件命名的规范性等,满足要求的转入数据库。  12、①一般地区采用实地补测的方法。方法与地物补测相同。  ②有条件的地区,制作最新遥感正射影像图,采用内业提取变化、实地调查的方法。  ③城镇内部采用解析法。  ④行政界线未发生变化时,土地调查控制面积不得改动。  第四题13、①边界点位置说明应描述边界点的名称、位置、与边界线的关系等内容。  ②对埋设界桩的边界点还应描述界桩号、类型、材质、界桩坐标和高程、界桩与边界线的关系、界桩与方位物的关系、界桩与周围地形要素的关系等内容。  14、①边界线走向说明是对边界线走向和边界点位置的文字描述,是边界协议书的核心内容。边界线走向说明与边界协议书附图配合使用。  ②边界线走向说明的编写以明确描述边界线实地走向为原则。叙述应简明清楚,采用通用的名词术语,地名准确,译名规范,并与边界协议书附图和实地情况相一致。  ③边界线走向说明应根据界线所依附的参照物编写,参照物包括各种界线标志(如界墙、界桩、河流、山脉、道路等)、地形点、地形线等。  ④边界线走向说明根据界线所依附的参照物的实际情况分为若干条,每条可分为若干自然段。每一自然段一般是对相邻两界桩间边界线情况的文字描述。  ⑤边界线走向说明中的距离及界线长度等数据,均以米(m)为单位,实地测量的距离精确到0.1m,图上量取的距离精确到图上0.1mm。  ⑥边界线走向说明的编写内容一般包括每段边界线的起讫点、界线延伸的长度、界线依附的地形、界线转折的方向、两界桩间界线长度、界线经过的地形特征点等。  ⑦边界线走向方位的描述涉及的方向,采用16方位制(以指北方向为基准)描述。  15、①省级界线的界桩编号以每一条边界线为一个编号单元,在一个编号单元内一般沿边界线由西向东或由北向南用阿拉伯数字从001开始按顺序编号。  ②界桩完整编号共8位,由边界线的编号、界桩序号及类型码三部分组成,完整编号形式如表所示。边界线的编号、界桩序号及类型码组成边界线的编号界桩序号类型码××××××××(4位)(3位)(1位)   ③省级界线的编号使用4位数字,由相邻两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行政区域代码的前两位数字(以下简称省简码)组成,数值小的省简码排列在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域代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规定执行。  16、①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数据和信息资源的描述性信息。如有关数据源、数据的标识、覆盖范围、数据质量、数据更新、空间和时间模式、空间参考系和分发等信息。  ②元数据文件录入的具体内容执行《地理信息 元数据》(GB/T19710—2005)。在制作边界地形图、协议书附图过程中,都应有一个元数据文件,由作业人员在系统中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填写生成。  第五题17、航摄仪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鉴定:  ①距前次鉴定时间超过2年;  ②快门曝光次数超过2万次;  ③经过大修或主要部件更换以后;  ④在使用或运输过程中产生剧烈振动以后。  航摄仪鉴定项目包括:  ①鉴定主距;  ②径向畸变差;  ③最佳对称主点坐标;  ④自准直主点坐标;  ⑤CCD面阵坏点。  18、计算过程如下:  ①相对航高的计算:  H=f×m=120mm×3000=360m  ②摄影分区:根据“分区内的地形高差一般不小于1/4相对航高,当航摄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7000时,一般不应大于1/6相对航高”的要求,本摄区内航高差不得大于60m,将摄区分为东西两个摄区。两个摄区的航高计算如下:  西摄区最高点90m,最低点30m,基准面高60m,绝对航高420m;  东摄区最高点50m,最低点10m,基准面高30m,绝对航高390m。  ③摄影基线B=0.092×(1-0.6)×3000=110.4m  航线间隔D=0.166×(1-0.3)×3000=348.6m  ④航线条数=15000divide348.6=43条  每航线像片数=30000divide110.4=272张  摄区像片总数=43×272=11696张  摄区模型数=43×(272-1)=11653个  19、航摄成果检查主要包括:像片重叠度、像片倾斜角、像片旋偏角、航线弯曲度、航高差、航摄范围覆盖、航线偏差、航摄漏洞、影像质量等。  20、摄影成果包括以下内容:  ①硬盘存储高分辨率真彩色影像数据1套;  ②硬盘存储低分辨率真彩色影像数据1套;  ③真彩色像控片1份;  ④像片缩略图及数据文件1份;  ⑤航摄像机鉴定表文本及数据文件各1份;  ⑥成果资料登记表文本及数据文件各1份;  ⑦航摄技术设计书文本及数据文件各1份;  ③航摄技术报告书文本及数据文件各1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