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ID:14339175

大小:43.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28

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卷_第1页
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卷_第2页
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卷_第3页
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卷_第4页
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请你向王老师推荐一本书,说明推荐理由(2分)(不超过50字)2、古代诗人在诗词中常用“路”来烘托意境,如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冯梦龙“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请另举两句以“路”来烘托意境的诗词名句(2分)①②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的,但仍属于虚构的形象。②出了差错,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老是责怪别人,责任。③这几个月,他一直深入矿区体验生活,终于写出了这部人人的好作品。A、原形推托夸奖B、原型推脱夸奖C、原形推脱夸耀D、原型推托夸耀

2、4、根据下列句子的语境,写出两个适用于句子横线处的谚语、歇后语、俗语或成语均可(2分)所谓科学,就是要弄清事物的真相。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是什么就不是什么,,容不得胡说乱讲。①②5、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当地的一位工人向国家文物部门献出了一枚祖传的大颗粒珍珠,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B、文章的中心思想确定之后,还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认真的组织、选择材料。C、血液是运送生命物质的长河,一旦有病毒、细菌等侵入我们的身体,它也是保护我们身体的卫士。D、青年人要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工作方面,不要因沉溺网络而浪费过多的时间,影响自己的成长。6、按要求仿写(2分)日常生活中常见以人体部位

3、为喻的词语取义各不相同,使用恰当可以增加表达的情趣。如考试已迫在“眉睫”。取眉毛和睫毛距离极近之义,形容事情已经到了极紧急的关头。请参照示例,仿写一句(要求用“眉睫”以外的例子)7、对联运用(2分)①上联:学海扬帆,驶向真理彼岸。补写下联:②在不改变字词的前提下,请调整下联的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上联: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下联:桥过下扁舟,何处问箫声,有人吹到月三更。调整后:8、阅读下面的材料和表格,在横线处填写句子。要求句子表达合理,简明(6分,每处2分)一中学学生会对一个年级的学生阅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内容认同率武侠言情35.1%娱乐休闲32.5%文

4、学历史15.0%时事政治17.4%①调查的结果是这样的:②形成这种认同意味着:③这种状况是否需要改变,请陈述理由:二、阅读与探究(40分)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天末怀李白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增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9、首句以“凉风起”开头,作用是什么?(2分)10、“文章赠命达,魑魅喜人过”一联的深刻含义是什么?有什么普遍意义?(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10分)晏子治东阿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①易

5、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也,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②,货赂不至;陂塘③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④少内。陂池之备,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⑤,避⑥贤者之路。”再拜。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不复与焉。”(刘向《说苑?政理》)注:①改道:改变行事的方法。②不行:不接受、不接纳。③陂(bei)塘:池塘。④仓库:国库。⑤乞骸骨:告老还乡的委婉说法。⑥避:避开

6、,让路。11、请找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解释。在学过的课文中再举一例(2分)1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景公召而数之曰(责备)B.子退而自察也(自我反省)C.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感谢)D.寡人将加大诛于子(处罚)1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两组是(2分)()()A.陂塘之鱼,以利贫民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B.景公迎而贺之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C.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D.君乃反迎而贺越明年,乃重修岳阳楼14、翻译下列句子(2分)①而君反以罪臣。译②寡人不复与焉。译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2分)()()A.文中反映

7、了晏子前后两次治理东阿的经历。第一次他“治而乱”,所以受到景公的责怪;第二次治理东阿,他“改道易行”,取得很好的业绩,所以得到景公的赞赏。B.文中反映了晏子前后两次治理东阿的经历。第一次他恪守职责,廉洁自律,一心为民,却遭到景公的责怪;第二次治理东阿,他“改道易行”,采取广征多敛、少向国家交纳赋税的策略,结果得到景公的赞赏。C.文章主要通过晏子与齐景公的对话描写,委婉地批评了齐景公偏听偏信,不做实际调查研究的做法,表现了晏子高超的说话才能。D.文章主要通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