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定2008版本科培养计划的通知

关于制定2008版本科培养计划的通知

ID:14319447

大小:250.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27

关于制定2008版本科培养计划的通知_第1页
关于制定2008版本科培养计划的通知_第2页
关于制定2008版本科培养计划的通知_第3页
关于制定2008版本科培养计划的通知_第4页
关于制定2008版本科培养计划的通知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制定2008版本科培养计划的通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制定2008版本科培养计划的通知各院(系):为适应学校改革的需要,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同时配合学校经费切块的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扩大院(系)办学自主权,学校决定制定2008版本科培养计划,现将相关要求通知如下:1、培养计划为本专业学生培养的指导性文件,院(系)要充分重视培养计划的制定工作,深入调研,认真论证,制订有效措施,切实保证制定质量,按时完成制定工作。2、在制定培养计划过程中,要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建立合理规范的课程体系,要避免“因人设课”和“因无人不设课”等问题。3、各专业课程编码及计划版面格式请按2006年标准执行。4、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必须根据《武汉科技学

2、院关于制定2008版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见附件)的要求,认真落实每项规定,确保制定的质量。5、相近专业第一、二学年培养计划及进度尽量一致,以方便按大类招生和宽口径培养。6、院(系)应根据培养计划落实每一门课程的大纲、教师、教材,安排好各教学环节。7、培养计划一经制定完成,应保持一段时间的相对稳定,确需变更的,须制定可行方案并上报教务处,经批准后,方可实施。8、在制定培养计划过程中,凡涉及院(系)与院(系)间的特殊问题,由教务处负责协调处理。9、工作进度安排4月20日前:院(系)组织制定各专业培养计划并提交培养计划4月21日~4月27日:学校组织专家论证培养计划,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3、进行审议。4月28日~6月:完成培养计划的编印以及计算机录入工作教务处2008-4-7附件武汉科技学院关于制定2008版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培养计划是学校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方案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的文件精神,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适应性强、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提出我校关于制定2008版本科培养计划的意见。一.指导思想培养计划必须全面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和

4、我校“立足湖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定位目标,以学生为本,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依据新世纪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继续贯彻“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突出能力、注重素质”的教育改革原则,着眼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三.制定培养计划应遵循的几条基本原则1.整体优化原则。培养计划要立足于教学过程全局,使学生能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并妥善处理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理论

5、与实践、知识与能力、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学习与休息等诸方面的关系,从而确定合理的时间比例。当前要特别强调“少而精”,注意知识内容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内容重复,重视系列课程建设,提高课程综合化程度,优化课程结构,以有限的课程(学时)来覆盖日益增长的知识量,使培养计划在质量和效率上得到统一。2.面向市场与适应的原则。当前科学技术领域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新知识和技术大量涌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这些都要求我们摆脱原有培养模式的束缚,探索新的人才培养途经。为此,要着眼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文化素养教育。要认真听取就业指导部门及相关人员的意见,

6、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原则指导下,构思培养计划中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3.注重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原则。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要重视学生科学思维方法、自学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培养和发展各种能力有重要作用,在培养计划中各学科都要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统筹规划、切实加强,形成系统化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四年制专业除分散安排实验、上机之外,还应安排30-32周的实践教学时间。当前要特别强调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培养计划中要确保学时并落实有效措施。4.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要尽可能争取社

7、会各方面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和支持。把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与学生培养过程结合起来,探索产学结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应尽力改革单一学校封闭培养人才模式,进行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5.因材施教的原则。计划既要有统一性又要方便于各类教学过程,要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实施以及特优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学生学习负担适中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个重要条件。学习负担过重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也难以开展辅修专业和第二课堂活动。根据我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