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1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岳麓版必修1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ID:14308037

大小:94.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27

岳麓版必修1课后练习参考答案_第1页
岳麓版必修1课后练习参考答案_第2页
岳麓版必修1课后练习参考答案_第3页
岳麓版必修1课后练习参考答案_第4页
岳麓版必修1课后练习参考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岳麓版必修1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岳麓版必修1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课知识链接评析商代统治者的思想观念是以神为本。神,特别是祖先神的地位至高无上,人的地位很低。在商代,以人为祭品、随葬品的现象非常普遍。“率民事神”是当时人神关系的基本特征。这取决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同时与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的统治政策有关。周代统治者的神本观念已有淡化,人本思想开始显现。周人认为虽然天是最尊贵的神,但是它要受民心的影响。“敬天(德)保民”的思想应运而生。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必然结果。这一变化体现了中国理性文化的诞生和发展,为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兴起创造了条件。解析与探究概要通过分封制

2、,西周的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通过宗法制确立了大宗和小宗层层相隶属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条件下西周的社会结构具有族权和政权合一的特点。自我测评解答1、商代方国与西周诸侯国的不同点:第一,商代外服方国聚族而居,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西周新兴封国已开始打破商代方国的血缘界限,新兴封国人口构成复杂,由周人、土著、外迁殷人以及其他方国的部族混合而成。第二,商朝是以商部为中心的方国联盟,但商王对参加联盟的方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方国有很大的自主权;西周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方国密切,臣属关系更为明确,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

3、治效果得到加强。第三,西周的大部分封国处于宗法的网络之中,而商代的方国则不具备。按照宗法关系,周王可以约束同姓的贵族成员;同时,同姓贵族分享着大小不同的权力,并最终垄断了各级政权。宗法关系赋予周王特殊的地位:在政治上,他是最高的统治者与天下共主;在宗法关系中,他又是大宗。根据同姓不婚的原则,王族又与异姓诸侯互为婚姻,政治关系渗透到各种血缘关系中,周王的权威得到极大的加强。2、①大宗:西周宗法制规定:无论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和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地位最尊贵,故嫡长子也被为宗子。凡是嫡长子承认可奉

4、祀始祖的都被称为大宗。②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3、可举课本11页“周礼”关于饮食之礼的规定的例子。学习活动提示“执”甲骨文形状像一人戴手梏;“圉”像戴手梏的人被关进监狱,这两个字说明商周已有监狱;“王”像一个立于天地之间的高大的人,说明王权的强大;“臣”像一只竖立的眼睛,说明臣下对上级的俯首顺目;“劓”像用刀割鼻子,“刖”像用锯割断人一足,这两个字反映商周时期有残损人的肢体的刑罚;“巫”的字形说明商周时期祭祀、占卜活动的频繁。第二课阅读与思考指导柳宗元和顾炎武从不同角度分析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得失,都有一定的道理,百基本符合实际。柳宗元认为秦

5、朝短期而亡主要原因是由于秦朝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并不是郡县制本身的弊端;顾炎武则认为分封制的弊端在于容易造成诸侯国势力发展,形成地方割据,而郡县制的实行,皇帝控制了地方行政权,为皇帝的专制暴政创造了条件。解析与探究概要郡县制的推行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历史作用。郡、县属于由皇帝控制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听命于中央,地方上没有什么特权,缺少独立性。其弊端在于便利了最高统治者的专权,为秦朝的暴政创造了条件。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有些诸侯国成为开疆拓

6、土的重要力量,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是,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对大的独立性。诸侯掌握了封疆内的用人,行政,军事,财政大权,使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强大。随着诸侯与周王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转变成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是必然的结果。自我测评1.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各民族之间、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各国的变革使中央集权的趋势加强,这些为统一提供了社会基础;长期的战乱使广大人民渴望统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富兵强,具备了统一全国的实力;秦王赢政具有雄才大略,重用人才,措施得当是统一得以完成

7、的重要条件之一。2.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中国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三课解析与探究概要中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统一和各族人民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地方分裂割据战乱,阻碍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给广大人民带来灾难。反对地方割据的斗争符合各族人民的利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一直被看作民族大义的最高表现。自我测评1.导致汉初“七国之乱”和唐末五代十国割据混战的主要原因是地方割据势力权利膨胀、中央和地方矛盾日益激化的直接结果。汉初大

8、封同姓王,后来诸侯王羽翼丰满,国势日盛,自征赋税,私铸钱币,割据一方,严重威胁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