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专业:会计年级:10届(0705班)学校: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摘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然而这一原则在这些方面并没有真正的落实,本文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基本理论及会计中的具体应用作了说明,并结合实例阐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力求将理论探讨、原理讲解和实例评析结合起来,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局限性,实施对策目录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概述3(一)“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概念3(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意义3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及分析3(一)会计确认中的运用4(二)会计计量中的运用6(三)会计记录中的运用6(四)会计报告中的运用6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运用中的局限性7(一)实际工作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存在的不足7(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7四、实施的对策8(一)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道德素质8(二)把握好运用该原则的尺度8(三)综合、协调运用会计核算原则8(四)立足国情,遵循国际会计惯例8一、“实质重于形式
3、”原则概述(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概念“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能仅仅以其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强调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其外在表现不相一致时,会计人员应当具备更好的专业判断能力,注重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意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居于重要的指导地位,它弥补了我国会计核算中的不足: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补充。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我们通常
4、在确认收入和费用时要遵循这一原则。但是由于各个企业处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的现金流量也许在某些方面更能反映其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以后的发展前景。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和计量原则的基础上,我们仍然需要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原因所在。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一贯性原则的补充。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是,如果某种会计政策更能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能更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可以恰当地变更。这正是有意无意地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体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为整个会计准
5、则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完善了会计核算准则,规范会计行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引入是健全我国会计核算体系的重大举措,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规范体系、加强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交往加深,对会计准则国际化提出了必然的要求。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市场的扩大,国际会计准则将影响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规模和趋势。我国已加入WTO,要进一步融入国际资本市场,参与国际贸易的竞争,就必须按国际惯例向国际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真实、公允、可比的会计信息。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
6、实务中的运用及分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上的应用相当广泛。可以说,它涉及财务会计运行的每一环节。在具体会计核算中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会计确认中的运用一个经济事项或交易的发生要进入会计系统,首先要经过会计确认。会计确认就是把一个经济事项或交易正式作为会计要素予以认可的一种会计行为。1、资产要素的确认“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财务报告条例”关于资产的定义是“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确认为资产的要素之一是能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就融资租赁而言,租赁
7、协议的法律形式是承租人可能没有获得租赁资产的法定所有权,根据租赁协议,租赁期间该设备的所有权归属租赁公司(形式上),但企业(承租方)实质上取得了对该设备的控制权,并承担由该设备引起的风险,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承租方应予确认为企业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法律形式上看不属于企业的资产,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其实质是为企业长期所有为企业所控制,并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符合资产要素确认的要素,
8、所以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应对其采用与固定资产一样的核算方法进行核算。2、负债要素的确认“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关于负债的定义是“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