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ID:14269489

大小:148.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27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_第1页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_第2页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_第3页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_第4页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精辟地指出:应“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产品。”这不仅明确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由此,改变单一市场格局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一项基本任务,而且在深层次上提出了资本市场发展应充分服务于经济发展要求的内在机理。要充分理解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必要性,就必须从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高度弄清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一、发挥资本市场机制

2、,解开资金供求的“死结”11996年以后,在中国经济运行中,就金融面而言,逐步形成了资金相对过剩和资金相对紧缺并存的格局。在8年的时间延续中,这一格局呈现着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从资金相对过剩来看,有三个数字是引人注目的:第一,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中的存差资金(即存款余额大于贷款余额的差额)快速增长。在1995年之前,全国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处于贷差(即贷款余额大于存款余额)的状态,但从1995年起,贷差就转变为存差,而存差额从1995年底的33241>.2亿元快速增长到2003年的5.06万亿元。存差资金大量存在直

3、接意味着商业银行中存在着大量未通过贷款途径贷放出去的资金。虽然“有价证券及投资”可解释其中的一部分,但到2003年底,此科目占款也仅37490.62亿元,远小于5万多亿元的存差额,因此,可认为商业银行中依然存有大量未通过贷款途径发挥效能的资金,这反映为资金相对过剩。第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增加。1995年底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9662.2亿元,在1996年5月至2002年2月连续8次降息(1年期储蓄存款利率从10.98%下落至1.98%)和征收利息税的背景下,储蓄存款余额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快速增加,

4、2002年底人民币本币储蓄存款余额达到86910.7亿元,而2003年底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更是达到22.04万亿元(同比增长20.2%)。居民储蓄存款的大幅增加表明,作为资金主要供给者的城乡居民就总体而言并不缺乏资金,而利率一降再降背景下的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增加,更是反映了资金相对过剩的现实。第三,企业存款余额大幅增加。企业存款余额在1995年底为17182.8亿元,到2002年底已增加到60028.6亿元,在2003年底更是增加到7.68万亿元(同比增长27.9%),这说明在经济运行中至少有一部分企业处于资金

5、比较宽裕的状态。从资金相对紧缺来看,1996年以后,中国经济的市场格局由原先的供不应求转向了供过于求,由此,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1998年以后,几乎所有的产品都进入了买方市场格局。在买方市场形成的2背景下,企业竞争展示了一系列与原先卖方市场不同的特点,同时,也引致了它们对资金供给的巨大需求:第一,价格竞争。降价成为众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首选的对策,由此,物价连续多年持续走低迫使企业尽力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以避免在竞争中被淘汰的命运。要实现规模经济在客观上要求有新资金的投入。第二,

6、技术竞争。相当多的企业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或运用高新技术来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适用性以提高市场竞争力,而不论是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还是运用高新技术都必须有新的资金投入。第三,服务竞争。许多企业努力增设服务网点、提高服务质量以维持原有的市场份额或争取新的市场份额,这也要求投入更多的资金。第四,并购重组。买方市场形成直接意味着经济结构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调整时期,由此,公司并购、资产重组等现象必然大量发生,而要展开这些行为又需要有充分的资金支持。尽管众多企业有着巨大的资金需求,但这种需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却一直难以得

7、到满足,因此,在实体经济面呈现出资金严重短缺的现象。为何在金融面发生资金相对过剩而在实体经济面却呈现资金相对紧缺?一些人的解释是“银行惜贷”。就商业银行中有着大量存差资金而言,这种解释似乎是有道理的,但只要认真探讨就不难看到,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实事的也是不符合逻辑的。“惜贷”一词来源于“惜售”。“惜售”是指某些商家利用商品供不应求的条件而囤积商品,造成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格局更加严重,物价进一步上升,然后再将商品买出以谋取超额利润的行为。但对中国的商业银行说,“惜贷”没有任何益处。从利率来看,有三方面情况是清楚的

8、:其一,1996年以后的利率总走势呈下落趋势,1年期贷款利率从第1次降息前的12%降低到2002年2月第8次降息后的5.31%,因此,商业银行不可能从所谓的“惜贷”中获得超额利率收益。其二,中国实行的是法定利率制度,以高于这一利率规定发放贷款是违规的,因此,商业银行不可3能通过“惜贷”来获得超额利率收益。其三,大量存差的存在给商业银行大量严重的利率收益损失。在1年期贷款利率为5.31%的条件下,如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