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228046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7
《新课改下科学教学研究论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改下科学教学研究论文新课改下科学教学研究论文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出生的孩子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作为科学启蒙教育的小学科学教育应具有开放性和活动性,使教学不局限于校内、课堂和书本,而是开放教育空间、拓宽教育渠道,进行开放式的教育活动;使教学活动由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灵活地选取探索途径和方法,为学生提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实践的机会。 在新的科学课程改革形势下,我对科学教学进行了开放性的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开放的教学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
2、出:“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 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开放性的实践,引导学生广泛利用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来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1、开放地使用教材 “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教材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材只是教师实施科学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惟一的依据。要‘用实验教材去教’,而不是‘教实验
3、教材’”。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教材进行如下的开放性处理: ⑴重组教材,让学生有机会在实践探索中完成发展新旧知识的同化。 根据科学课程提出的培养目标,教育不仅是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获取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对自然事物和规律进行自主的、能动的、创造性的认识能力。在教《玩滚轮》一课时我把它与前面单元中《快与慢》一课中的活动——《玩小车》进行了整合,对教材活动进行了创造性设计。通过让学生玩滚轮进行对比实验,探究滚轮滚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此外我还发现教材上所使用的材料有限教材,打破课堂局限性,让教学走向“开放”。 自然教学的内容是上天文下地质包罗
4、万象,大自然中许多活生生的事物变化在课堂上是无法识别“庐山真面目”的。教学中虽然通过各种直观手段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现象,但有些教学内容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认识范围、认识程度的局限性,造成学生兴趣减弱,形成表象不实,不利于科学概念的建立,也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学生在《认识自己》一课中认识自己的生长变化这一内容,在课堂35分钟内那是无法进行的;再如教材中出现的“风力的观测”、“埋垃圾的观测”等,这些内容要组织活动,就课堂内是无法操作的。像这类教材的处理,就必须结合课堂教学,打破课堂时限,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进行实地科学观察和调查、利用课后的延序
5、补充教学才能让学生获得真知。为此,为了让学生能连贯地掌握自然变化的现象与规律,我在指导学生进行“风力的观测”与“埋垃圾的观测”两课学习时,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指导学生先认识什么是“风力”、怎样认识风力等方法后,再给他们提出测量观察的要求,然后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选好的观测实地进行实际测量。当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掌握并测准了第一手资料,再回到课内,总结实践活动的收效,然后再布置任务让这些学生带着已形成的技能继续回到自己生活的自然界进入一周、一个月的短时间的独立操作。通过两轮的进出课堂,学生才会自身体验到自然界的事物是变化无常的,自然界的变化也是有规
6、律的。在观察操作中,学生不但能用文字符号或图画记录天气,而且还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提问,如有些学生向我提问:“为什么阴天和晴天的风向不同,风力也不同?”“为什么那么小的塑料袋在土壤里待那么久也不腐烂?”所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在这个观察场所中形成或得到认识事物对比经验,利用这些对比经验学生就能自发地产生各种想象,提出各种思想的问题,这不正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中所期盼得到的教学效果吗?同时不也是我们科学课程探究教学所要达到的最核心的目标吗? 2、充分利用课外资源 ⑴网络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仅
7、靠课本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探究科学奥秘的渴望与追求。利用网络开发教学资源,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漫长的科学发展史、社会生活中的现代科学新成果等内容,通过多媒体进入课堂,让学生直接感受,激发兴趣,拓宽视野,获取更多的科学信息。在教学中我利用网络找寻学生中的热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利用网络,设计教学活动;利用网络培养学生阅读、交流能力;利用网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力。使学生的阅读、交流能力和创造性学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⑵课余玩乐 “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事情!如果我们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带有思考地玩,带有智慧地玩”,
8、把“玩”当作一项科学探究活动来进行。这样的话,说不定日后的众多科学家、发明家就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