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责任角度的管理认知

一种基于责任角度的管理认知

ID:14226336

大小:4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7

一种基于责任角度的管理认知_第1页
一种基于责任角度的管理认知_第2页
一种基于责任角度的管理认知_第3页
一种基于责任角度的管理认知_第4页
一种基于责任角度的管理认知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责任角度的管理认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种基于责任角度的管理认知  责任”对于现代企业组织的管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早期企业管理所确立的“责权对等”原则,是现代企业组织管理最基本的共识。责任的丢失,也就意味着目标和效率的丢失。  对于“责任”最大的误解,莫过于认为责任是某种主观愿望或道德说教了,“责任”总是被想当然的等同于“责任心”。事实上,“责任”并非是来自主观设计、而是来自外部的客观赋予。一种简单的通俗的理解是:一个父亲的责任,并不是父亲本人设计的结果、而是来自于客观事实的赋予;无论父亲本身是否愿意承担责任,“父亲责任”都是一种客观的赋予和存在。假如责任没有被承担,那么,“父亲责任”并没有消失,而是由孩子所

2、承担起了责任缺失的恶果----这也是“责任永不消失”的含义:责任遵循着一种守恒原则,当责任没有被承担起时,它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成了恶果。  从“责任”角度认识企业组织管理,并非是某种基于道德责任心的说教。道德是如此的不可靠、不确定,管理当然不会将目标实现寄托于如此随意的道德。自从亚当·斯密提出“分工”的概念后,企业组织管理就伴随着出现了“职业责任”的概念。西方早期工厂制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大规模的生产,就是得益于“分工”所带来的标准化、职业化和流程化的企业运营。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现代企业组织却并没有由此走上“责任管理”之路,而是依旧依赖于“权力”在指挥企业组织运营。在这一点上,

3、中、西方的组织管理历史概莫例外,认为西方企业是非权利运营的制度化管理,其实是一种假象,是将“制度”与“规章”混为一谈,将“组织制度设计”和“组织日常运营”混淆起来。  基于责任角度的责任型组织的“责任运营”,是基于组织结构层面的管理问题解决。事实上,在企业组织的运营里还隐藏着另一种流程,那就是“责任流程”。西方企业管理之所以长期以来“看不见”企业组织里的“责任流程”,是因为他们总是将目光集中在组织结构的层面----他们所看见的是组织的结构、层次、部门和岗位,组织或业务流程在他们手里,就象摆弄儿童的积木一样的熟练,只要重新排列组合就会发明出新的流程。很显然,如果将企业组织看作是由

4、“一大堆岗位”所组成,那么,企业组织的运营就成了业务流程;只有将企业组织看作是由“一大群人”所组成,才有可能发现企业组织里隐藏的责任流程。  一.企业组织里“人与人”是什么关系?-----企业组织里隐藏的“责任关系”  就企业管理的历史来看,企业组织里“人与人”的关系,因认知角度的不同而常常被区分为两种关系:一种是基于组织结构角度的“岗位与岗位”的关系;另一种是基于权利所属角度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就一般意义而言,西方企业管理的历史沿革和认识主流,总是基于“岗位与岗位(或称事与事)”之间的组织结构角度来解决管理问题。在西方人眼里,组织是由一个个的“岗位”所组成,岗位

5、的出现与安排来自于组织结构设计,而组织结构的设计标准来自于效率主义的标杆。事实上,无论是韦伯的官僚组织结构框架、还是泰勒的岗位标准工时,抑或是法约尔管理职务功能的标准化,都是基于组织结构角度认识管理问题----他们试图将组织结构高度的标准化、流程化和职业化,事实上,他们确实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为就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组织效率的强大功能,正是来自于组织的标准分工能力。  但中国传统的商业组织管理的沿革,却是基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度所展开。在中国人的眼里,组织不是一个个冰冷的岗位或职务所构成、而是由一群有血有肉的“人”所组成。这“一群人”之间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

6、关系,它们之间所构成的并不是平等的岗位或职务关系、而是上下级的权利等级关系。事实上,中国人常常引为自豪的一些说法或劝戒,譬如领导者要情操高尚关怀下属、被领导者要牺牲自我高度服从等等说法,本质上都是在描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体谅、包容和协作的关系处理。高度的集权(权威)主义以及集体主义精神,确实为中国传统的各类组织管理,提供了曾经可靠的目标与效率的实现路径。  就今天而言,无论是西方基于“岗位与岗位”组织结构角度的管理认知,还是中国基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权利等级角度的管理理解,这两种管理认知所出现的管理困境已经出现。  对于西方企业管理传统来说,基于传统“分工”理念所带来的组织

7、结构管理认知,已经不足以提供今天的企业竞争所需要的组织效率,分工所提供的组织效率越来越有限,事实上,组织分工越是明确细致、人员职责越是被严格限定在岗位上,个人创造性就越是受到压抑、协作就越是难以完成、效率越是难以实现。如何实现1+1大于2的组织效率,或者象德鲁克所说“如何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西方人发现人的“积极主动创造性”带给组织效率的贡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实际上,他们是借助了心理学家对于人性的挖掘,才得以认识到人的创造性的价值。但这种人性需求的挖掘,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对于组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