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机制原理

浅析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机制原理

ID:14210229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6

浅析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机制原理_第1页
浅析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机制原理_第2页
浅析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机制原理_第3页
浅析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机制原理_第4页
浅析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机制原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机制原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机制原理  摘要:为减轻2008年金融危机给美国带来的消极影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自2008年起先后四次宣布美国将在维持零利率的基础上,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本文将分析为何美国放弃使用常规货币政策工具,转而选择量化宽松政策的机制原理。  关键词:量化宽松政策;传统利率;溢出效应;通货紧缩;次贷危机    自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致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随着短期利率接近零水平,“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获得了欧美及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青睐。量化宽松是指在短期利率接近或者等于零时,中央银行为了刺激经济,通过大量印钞买入政府、企业债券而向经济体系大量注入超过维持

2、零利率所需的资金。自2008年,美国先后四次使用量化宽松政策来解救其国内危机。  相比于传统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是一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将基准利率降低接近于零后,在证券市场上公开购买各种政府证券,以达到增加货币供应量,直接增加市场流动性供给,来遏制金融危机的恶化。简而言之,量化宽松可被视为一种无中生有的间接增印钞票的政策。  一、传统货币的传导机制  一般来说,一国传统的宏观调控政策分为货币价格调节和货币信贷调节两类。其中,调整货币价格即利率在整个传统货币政策有效传导中处于核心地位。换言之,为了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从而引导市场

3、利率,最终影响消费和投资水平,或者整个社会的需求量。例如,当一国经济处于低迷期时,国内的消费和投资水平萎缩,大量的货币现金被居民持有。此时,本国政府可以通过降低市场基准利率,使国民降低对货币现金的持有或储蓄需求的意愿,转而投向对其他金融资产的需求,以此来拉动内需,刺激经济的增长与复苏。反之则然。  不幸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利率货币政策并非时时有效。当出现流动性陷阱以后,利率政策就会失灵。随着金融形势的不断恶化,其他金融资产将比货币资产的流动性更差。那么,社会公众则会更加倾向增持流动性相对较高的货币资产,从而放弃其他种类的金融资产,导致货币需求远大于货币供给,此时出现了货币需求黑洞,这种现象就被称

4、之为“流动性陷阱”。  理论上说,当出现流动性陷阱之后,中央银行可以通过不断地下调基准利率,扩大货币供给,影响市场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正常情况下,央行可以不断降息可以引发社会大众资产结构的比例,即资产替代行为。但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其中,名义利率及一国的基准利率不可以小于零。也就是说当所谓的利率下调到某个水平,接近或等于零时已无可下调的空间时,凯恩斯认为大众就会产生对利率上升而其他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价格下降的趋势的预期,那么,货币和其他金融资产将没有差异的成为可完全替代的产品,从心理而言,几乎所有的人都将偏好持有现金而不是预期利息很少的其他金融资

5、产。换言之,货币需求弹性将会变得无限大,而在基准利率下调后所增加的货币供给远不能改变货币需求远大于货币供给的格局。此时,我们就说经济陷入了流动性陷阱。这也就意味着无论中央银行如何下调利率都失去了对市场利率的影响作用,失去了对货币持有、投资、消费结构的调整与影响,传统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就此失灵。  二、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  从2007年8月开始,美联储先后10次大规模降息,政策利率即金融机构间隔夜拆借率由5.25%降至0%~0.25%。12次降低贴现利率,累计调低525个基点至0.5%。  随着房利美与房地美危机,雷曼兄弟破产,美国国际集团公司(AIG)以及贝尔斯登的危机使得美国公众对经济前景的悲

6、观情绪,消费支出增长缓慢。在基准利率接近零利率的水平线上,传统利率货币政策失效。  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决定主动出击,直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美联储先后推出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工具(AMLF)、货币市场投资者融资便利(MMIFF)等创新工具,直接向市场释放流动性,购进总额1.15万亿美元的长期国债、抵押证券和“两房”债券,导致美国的货币数量激增。货币数量与GDP的比例增幅超过7%,大大超过危机爆发前10年1.7%的年均增幅。然而,货币供给增加能否刺激经济增长,关键在于企业和个人是否有增加投资和消费的需求。由于美国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经济增长的引擎依赖于消费,居民对经济前景比较悲观,消费支

7、出增长缓慢,导致制造业和服务业在低谷徘徊,银行贷款意愿低迷。截止到2010年9月,失业率在9.6%左右居高不下,核心物价指数升幅仅为0.8%[1],经济复苏乏力。这样的结局与美国联邦储备法中提到的,美联储肩负的两大使命即提振就业以及维持物价稳定相违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0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将2010年和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下调至2.6%和2.3%。执政的民主党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