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20404
大小:4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11
《简析过程目标化,值得三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过程”目标化,值得三思!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李惠军《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2期把“过程与方法”列为“三维目标”之一,我感到困惑和茫然。焦点是“过程”到底可否定位于“目标”(无论课程目标,还是教学目标,抑或学习目标)?“过程”在课程目标体系中的定义到底是什么?“过程”对于“方法”而言,是两个并列的“目标”术语,还是前提与目标、途经与目标、经历与目标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一思:“过程”目标化难以“顺理成章”从词汇学意义上看,“过程”目标化疑似错位。“过程与方法”由“过程”和“方法”两个词汇组成。汉语中“过程”是指事物进行或发展所经历的程序、阶段[1]。英文与“过程”对应的主要有“pro
2、cess”和“course”。“process”指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行动或发生的改变、进程,还有方式、程序的意义[2]。“course”指空间或时间上向前的运动或进展[3]。“过程”与“结果”相伴而生,在现代汉语中,“结果”是指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达到的“最后状态”。“过程”则是事物达到“最后状态”前的阶段和经过。[4]当“结果”成为人们“想要达到的境界或标准”时,通常被称为预期的“目标”[5]我们完全可以把“方法”定位于“想要达到的境界或标准”——目标之一。但是,把“过程”与“方法”在目标体系中相提并论,不仅言不达意,而且会引起思想上的混乱。从课程论意义上看,“过程”目标化疑似牵强。2
3、0世纪70年代前,课程研究的价值取向是外在的“学科本体”达标活动。新课程改革则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是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6]。课程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而且是“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经验和体验”。作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的“过程”,是学科自身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具有连续性的知识总和;“方法”则体现学科特征的研究规律和程序。作为“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经验和体验”的“过程”,是由教学引起的学生经验的获得及行为变化的经过;“方法”则是指向教学目标、受教学内容制约、为师生共同遵守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7]。正是在这种理念
4、之下,新课程提出设计多种学习活动方式,将知识的创造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或者其中的某些片断,按照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和经验特征引导学生去探寻和感受。但是,这种体验经历、学习方式、探寻感受过程,并非“目标”本身,而是达成“目标”不可或缺的路径和阶段。从“目标”体系上说,“过程”是领悟或掌握“方法”的前提;“方法”则是“过程”诉求或期望的归宿。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存,但不应该是“目标”话语下的同位概念。从历史教育角度看,“过程”目标化疑似偏颇。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历史学科同样把“过程与方法”列为学科课程目标之一。其中“过程”被定义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
5、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8]。据此,我们只能做出下面的理解:首先,“过程”是对历史的“感知”、“积累”以及“理解”的学习、体验和认识的经历。其“目标”指向显然是历史知识的“增量”,历史现象的“领悟”和对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等。“过程”并非“目标”本身。其次,“过程”是在学生感知历史的特定时空中的主动“参与”活动,通过历史学习逐渐形成“发展性学力”,也就是“学会学习”的经历。如果说,“学会学习”是目标范畴的话,显然“主动参与”则是达成目标的途径或方式,“过程”亦非“目标”本身。关于“方法”,历史课程标准阐述十分明确的。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掌握历史
6、学习的基本方法”,包括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9]。显然,这些都属于历史课程的“目标”体系。这些历史学习“方法”目标的达成,必须牢固建立在历史学习“过程”运行的前提之下。所以说“过程”蕴含着“方法”,“方法”表现于“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将“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相提并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历史课程目标体系中,不分伯仲、不加甄别地混为一谈,则是值得斟酌的。既然“过程”是学生达成“方法”目标的经历、阶段、活动,那么,“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难道就不需要“
7、过程”的承载吗?如果不是这样,那为什么又独独把这个“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联系起来呢?二思:“过程”目标化致使“过程异化”理论上的混沌或曲解,必然带来实践上的盲动和迷失。在近几年的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确出现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教学“怪象”,这多多少少与“过程目标化”是有关系的。在此权且罗列4种比较典型的“怪象”:●规律公式化:由于历史所具有的过往“昔时性”特点和现实“借鉴性”需要,历史的“应然”总是向教育的“实然”让步,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悲的是,由于错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