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d闪存的铜大马士革工艺研究

nand闪存的铜大马士革工艺研究

ID:14198854

大小:30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6

nand闪存的铜大马士革工艺研究_第1页
nand闪存的铜大马士革工艺研究_第2页
nand闪存的铜大马士革工艺研究_第3页
nand闪存的铜大马士革工艺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nand闪存的铜大马士革工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NAND闪存的铜大马士革工艺研究出自:ByungjoonHwang、NamsuLim、Jang-HoPark、SowiJin、MinjeongKim、JaesukJung、Byungho、KwonJongwonHong、JeehoonHan、DonghwaKwak、JaekwanPark、Jung-DalChoi、Won-SeongLee,Samsung对于开发高密度NAND闪存,获得低方块电阻的铜位线是至关重要的。单页缓冲器所增加的单元串数目形成了低方块电阻的长位线,以及位线间的低寄生电容。同时,当设计规则减小时,器件尺寸也会相对缩小,铜位线的大马士革作图和CMP工艺将会更加困难。常用

2、的钨工艺已与NAND闪存的位线相结合。但是,为了用193nmArF光刻技术获得节距76nm、位线38nm的64GbNAND闪存,常规的光刻方法和钨刻蚀工艺将无法满足需求,需要考虑新的替代工艺。本文研究了用SADP(Self-AlignedDoublePatterning,自对准二次图形曝光)工艺使铜大马士革工艺形成38nm位线。并就38nm节点技术的NAND闪存器件,说明了使方块电阻最小且抑制寄生电容的方法,也从RC延迟的角度对电学相关数据进行了讨论。实验图1说明了用SADP和CMP形成38nm位线的铜大马士革工艺流程:首先淀积SiO2和poly-Si层作为硬掩膜,然后用ArF光刻设备和

3、RIE刻蚀设备确定114nm节距的38nm条状图形;用ALD(原子层淀积)法淀积38nmSiO2薄膜层;在第一和第二poly-Si层之间插入一层poly-Si;用poly-Si硬掩膜刻蚀ALD淀积的SiO2层;ILD(层间介质)SiO2层经过刻蚀后,在大马士革内填充Ta/TaN/Cu作为金属阻挡层和主金属线;填充的铜用二种不同去除速率的二步CMP工艺磨平。图1(b)和(c)分别是用于工艺流程的38nmCu位线和最终位线的SEM截面图像。结果和讨论在用CuCMP工艺形成76nm节距位线的过程中,关键问题是由于图形的密度不同(如图2(a)所示),单元阵列和页缓冲器(X-译码器)间ILDSiO

4、2层的厚度也不尽相同。为克服这一问题,CMP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去除SiO2和Cu的速率,以免造成晶圆内的厚度均匀性问题。金属阻挡层和Cu的二步CMP工艺分别进行了优化,此外还采用了特殊的研磨液,获得了如图2(b)和(c)所示的Cu区域上ILD-SiO2的高去除速率。为了减少整个300mm晶圆面积上Cu去除速率的差异,特别定义了高密度伪图形规则,如图3(a)和(b)所示。Si3N4层用作终点检测的CMP停止层。由此成功制作出了38nm铜位线,获得了较低的方块电阻,电阻值只有钨位线的1/10。方块电阻很好地分布在±3%区间内,类似的电容值为几pF/μm,图4、图5分别与钨工艺作了比较。所以,

5、用Cu位线能达到20μs的读出时间(tRead),单页缓冲器的单元串数目是钨位线的3倍多。结论单元串的增加以及设计规则的减小促使在开发64GbNAND闪存器件时,要形成具有低方块电阻和低寄生电容的38nm位线。用SADP工艺的铜大马士革结构成功的形成了38nm的小尺寸位线,并且获得了较低的方块电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