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黑洞”及其简易证明

“数字黑洞”及其简易证明

ID:14191312

大小:28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6

“数字黑洞”及其简易证明_第1页
“数字黑洞”及其简易证明_第2页
“数字黑洞”及其简易证明_第3页
“数字黑洞”及其简易证明_第4页
“数字黑洞”及其简易证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字黑洞”及其简易证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字黑洞”趣味数学(适合初一、初二、初三)及其简易证明安徽省芜湖县大闸中学林闯241121近年来,在各级各类数学竞赛或数学考试中屡屡出现一类所谓的“数字黑洞”问题。这类问题既有趣、又神秘,还很怪异,往往让人琢磨不透.而教辅杂志或互联网上的相关文章大多数总是惊叹这些“数字黑洞”是如何的奇妙,如何的乖巧,却对它们的内在奥秘闭口不提.即使是少数专业杂志上给出了严格的证明,但一般也用到了较高深的数论知识,非普通读者可以轻松阅读.笔者经过仔细研究,对一些常见于书报的“数字黑洞”得到了一些相对浅显的、变通的证明,目的是想让更多的读者不

2、光“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通过这些简易的证明,足以让读者承认这些“数字黑洞”的真实存在,并且能够透视出真正操纵它们的“幕后黑手”.下面,笔者就来给读者朋友们介绍几个著名的“数字黑洞”及其简易证明.问题1:(2003年青岛市中考数学试题)探究数字“黑洞”:“黑洞”原指非常奇怪的天体,它体积小,密度大,吸引力强,任何物体到了它那里都别想再“爬”出来.无独有偶,数字中也有类似的“黑洞”,满足某种条件的所有数,通过一种运算,都能被它“吸”进去,无一能逃脱它的魔掌.譬如:任意找一个3的倍数的数,先把这个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都

3、立方,再相加,得到一个新数,然后把这个新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再立方、求和,…,重复运算下去,就能得到一个固定的数T=,我们称它为数字“黑洞”.T为何具有如此魔力?通过认真的观察、分析,你一定能发现它的奥秘!分析:如果我们先取18,首先我们得到,然后是,接下去又是153,于是就陷在“”(F代表上述的变换规则,下同)这个循环中了。再举个例子,最开始的数取756,我们得到下面的序列:这次复杂了一点,但是我们最终还是陷在“”这个循环中。随便取一个其他的3的倍数的数,对它进行这一系列的变换,或迟或早,你总会掉到“”这个“死循环”中,

4、或者说,你总会得到153.于是我们可以猜想“黑洞”T=153.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是否对于所有的符合条件的自然数都是如此呢?西方把153称作“圣经数”。这个美妙的名称出自圣经《新约全书》约翰福音第21章.其中写道:耶稣对他们说:“把刚才打的鱼拿几条来.”西门·彼得就去把网拉到岸上.那网网满了大鱼,共一百五十三条;鱼虽这样多,网却没有破.圣经数这一奇妙的性质是以色列人科恩发现的。英国学者奥皮亚奈,对此作出了证明.《美国数学月刊》对有关问题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下笔者给出一种中学生可以看得懂的验证方法.具体探究步骤是:第6页共6

5、页1.设,当时,有<又由指数函数的性质(上高中时会学到),可得,<,所以<即<,也就是对于5位以上的整数,每做一次变换它的数位都会减少若干位,所以经过有限次变换后其数位必然收缩到五位以下.2.现在的问题归结为探讨4位及4位以下的整数n的“黑洞”是否存在的问题,于是问题就变得简单的多了.对于1位数和2位数我们可以很轻松地验证不存在“黑洞”,而对于任意一个3位数或4位数,因为每个数的操作步骤的不确定性和无法预测性,所以很难用一个纯粹的、数学的方法来证明它一定会掉进“”这个循环中,笔者也没有见到可以浅显地证明它的相关文章.但是,因

6、为我们所要验证的数字的个数是有限个,所需要进行的推算也应该是有限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让计算机来完成这有限步的验算工作.对计算机编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动手(或向计算机老师请教)来编制一个简单的程序:对所有4位数以内的3的倍数,即从3到9999这3333个自然数进行一一验证,最后你会惊奇地发现,所有的3的倍数经过一系列的规定运算后无一例外地都会掉进153这个数字“黑洞”之中.这也应该算是一个“人机联手”的证明范例吧!问题2:(西西弗斯串)任取一个自然数数串,例如35962,数出这数中的偶数字个数、奇数字个数

7、及所有数字的个数,就可得到2、3、5,用这3个数组成下一个数字串235.对235重复上述程序,就会得到1、2、3,将数串123再重复进行,仍得123.于是123就是一个数字黑洞.分析:读者肯定会问,是否对于每一个数最后都能得到123呢?用一个大数试试看。例如:88883337777444992222,在这个数中偶数字、奇数字及全部数字个数分别为11、9、20,将这3个数合起来得到11920,对11920这个数串重复这个程序得到235,再重复这个程序得到123,于是便进入“黑洞”了.这就是的数字黑洞“西西弗斯串”.它也是因为一

8、个著名的古希腊神话而得名.我国大多数数学爱好者最早了解这个数字黑洞,大概是得益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米歇尔埃克的《数学黑洞》一文,此文曾被连载在《参考消息》1993年3月14日—17日的报纸上.然而遗憾的是,连这位著名的大数学家米老师也不能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证明.但令人振奋的是,9年后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