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189059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6
《河大版下册基础积累与运用总复习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7年级河大版下册基础积累与运用总复习之 古诗文默写《语文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默写的试题,从内容来看,以传统的名家名篇名句为重点;从形式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①补充续接型。②理解识记型。③迁移应用型。④开放拓展型。一、补充续接型。【典型例题】(2008·北京门头沟区)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使至塞上》解题指导:这类题,难度较小,只要会背会写即能正确作答。平时要注意积累、扎实背诵,答题时要看清楚名句的出处,准确默写,不得多写、少写、错写
2、或颠倒顺序,绝对不能出现错别字。如答案“长河落日圆”中的“圆”就不能写成“园”。【实战演练】1.山重水复疑无路,。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二、理解识记型。【典型例题】(2008·江苏南通)陶渊明《饮酒》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句子是:“ , 。解题指导:这类题难度虽然比直接默写题稍大些,但其答案仍具有惟一性,解答时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或提示理解题意,再结合原文斟酌诗句进行填写,不要出现错别字。题目中限制了“恬静闲适
3、”、“淡薄名利”,我们仔细筛选原诗文,可以得出答案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实战演练】3.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日暮时思念起遥远的故乡?烟波中涌动着不尽的离愁”能描绘出此景的两句诗是,。(请用崔颢《黄鹤楼》中的句子作答)三、迁移应用型。【典型例题】(2008·南充市)到三峡旅游过的人都知道,如今的三峡,春冬时候的水依然像郦道元笔下所描写的那样“,”,“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解题指导:这类默写题综合考查了识记能力、理解能力、迁移
4、能力。设题时古为今用,与现实联系紧密,属于学以致用的题型。解答这类题目,不要急于下笔,应先进行分析,再结合课文中的名句进行取舍。答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实战演练】5.近来,我国股市大跌,但股民们依然报有“,”的心理,期望大跌之后有大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句子回答)6.乘坐京津城际列车,坐坐“和谐号”,尝试一下时速350公里的感觉,真是,。(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四、开放拓展型。【典型例题】(2008·江苏泰州)自古诗人多磨难。面对磨难,许多诗人并未消沉,而是以乐观进取的精神唱出了时代的最强
5、音。请写出体现他们这种风采的句子。(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题指导:这类题同时具有迁移性和综合性,属于归类记忆背诵默写题,要求我们要有很强的联想能力和扎实的语言知识,答题时要根据指定的类别写出符合要求的若干诗句来。答案:示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实战演练】7.试从本册课文中列举能够直接表明诗人心志的诗句:,。8.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山水的名句,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诗词赏析古诗词鉴赏要求考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
6、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进人作品中去感知诗歌形象,品味诗歌语言,领略诗歌的表达技巧,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典型例题】(2007·梧州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B.诗人在首
7、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2.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转为 。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解题指导:第1题考查多角度赏析诗词的能力,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可扩大信息量。此类试题考
8、查的知识点全面。D项考查的是对作者写作时的态度,正确的理解应是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并不是消极低沉。解答此类试题一定要看清楚题干,认真分析后再做选择。第2题第2问,解答时要依据诗歌情境氛围理解诗句中作者寄予的情感或作者阐述的某种哲理。答案:积极乐观(或:慷慨激昂)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