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183610
大小:66.5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6
《曾国藩制人攻心之道(无目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声明:本书是由网上下载pdf版经汉王_PDF_OCR软件转换而来的由于pdf清晰度不高所以转换后里面会有很多的错误。如果哪位修改了里面的错误可以把完整版发我邮箱zyt7013126.com本书仅供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因为txt版没有页码所以把目录删了。2011/4/23完2012/3/11重新排版。责任编辑李春兰装帧设计武晓强曾国藩制人攻心之道东野君译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哈尔滨市南岗区宣庆小区1号楼北京地质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经销开本880×1230毫米1/32印张16字数360千字
2、2002年1月第1次印刷ISBN7-207-05327-4/D.689定价28.00元前言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魅力的神秘人物近百年间许多杰出人物都对他顶礼膜拜。毛泽东一生“独服曾文正”直到病重的晚年他还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中最厉害的人物。’’二三十年代的蒋介石认为曾国藩足以成为他的老师是从成大事的角度谈起他说曾国藩自己成功也让别人成功自己发达也让别人发达别的姑且不论仅此一点就足以作为我们的老师了。在近代中国被著名的大才子粱启超赞许的人几乎没有但他独对曾国藩推崇备至称赞说如果曾国藩在世今日混乱的局面一定靠他来拯救。每个人都希望自
3、己能够制人而不受制于人是因为渴望摆脱人生困境走向成功之路。换个角度讲假如一个人能够制其人、攻其心那么他就可以自己拯救自己为自己的命运赢得生机。曾国藩的一生就是在与艰难命运抗争的过程中在制人与攻心中变得越来越倔强越来越刚毅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一生。纵观曾国藩的一生不是在险恶的官场中搏斗就是同太平军和捻军厮杀一生历尽周折绕来绕去抖抖擞擞终于走出湘江大地成为“功高震主”的高人。这位受到李鸿章、左宗棠、蔡锷、蒋介石等人高度赞誉的人极尽人生睿智驰骋疆场徘徊官场谙熟人场可谓如口日中天气宇轩昂。你如果说这个世界没有险恶那是过于纯真的表现曾国藩在这个
4、问题上看得很透——“不是制人就是被人制”因此他虽然始终在制人但却从小表现在外表上而是隐藏在内心。可以说曾国藩最大的成功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心的“攻略”。真正善于制人攻心的人有一半时问都是神秘莫测的草莽英雄靠的是蛮力打天下、收拾人而“智多星”则是在能够妥善保护自我的前提下用心力称霸天下同时还能兼容草莽之人曾国藩在这点上被授予“智多星”的称号当之无愧因为他的成功不是靠“力争”而是靠“攻心”。《曾国藩制人攻心之道》是曾公一生成就大事的不传之秘相对了市面上众多有关曾国藩的书籍本书具有三个不同的特点一是易于掌握。为了便于读者在最短的时间掌握曾
5、公制人攻心秘术本书创造性地归纳出夺心、柔心、抚心、媚心、霸心、狡心和刁心等曾公七大心战妙术向人们展示了曾国藩制人攻心的全景。二是可资借鉴。本书汇集了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精典制人攻心案例有助于人们对曾国藩制人攻心之道使人们对曾国藩有一个跨越时空的全方位理解和把握。三是方便实用。根据曾公夺心、柔心等不同的“攻心”智慧结合现代人在迈向成功的征途上有可能遇到的各种境况有针对性地总结归纳出诸方面的运用技巧力求使该书成为人们拿来就能用得上的案头必备之“成功大全”。人生不可能没有独木桥但人生中不可能总有独木桥。一个人要“制人而不制于人”必须要有真
6、本领不能瞎侃胡吹歪东躺西当深一脚浅一脚淌过人生之路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曾国藩的制人攻心之道可以打满分。毫无疑问今天的人们如此热衷于“曾学”完全是为了学以致用。假如一个人只知道曾国藩做了什么那只是皮毛之见假如一个人读出了曾国藩为什么这么做以及知道自己该“怎么办”那么就读活了曾国藩也读活了自己而这正是本书的宗旨和出发点。正文一、曾国藩制人攻心要则“欲成天下之大事须夺天下人之心”古往今来凡是能成大事的人无不是善用天下人之智的“夺心”能手。如果自以为很了不起视天下人为无物只会跳“独脚舞”本事再大充其量也只能算个“莽汉’’给别人垫后背。曾
7、国藩成就大事的秘诀就在于“夺天下人之心”为我所用从而练就了一套过硬的制人攻心之道。他的嫡传弟子李鸿章评价说“夺心之术’乃老师制人攻心之秘诀矣”看过金庸武侠小说的人可能都记得“金大侠”曾多次提到江湖中有一种“摄心术”能使人昏昏然受人任意摆布毫无反抗之力从而达到由“制心止’’而至“体真止”。为什么身中“摄心术”之人无论他的武功有多高都会乖乖听命于施术之人呢就是因为其心灵为施术者所控。现实中如何才能像“摄心术”那样使天下人听命于己呢请看曾公的夺心术。■夺心术之一能夺人之心者是巧制人不能夺人之心者是笨制人。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所争的无非名利
8、两字。因此曾国藩主张喜欢钱的给银子喜欢权的给位子不听招呼的棍棒侍候。曾国藩认为人做出任何决定采取什么行动都要衡量其利害利则趋之害则避之。可是人的认识有所局限认为利的未必有利害的也未必有害。只要能抓住人们认识上的分歧向对方陈说利害指点迷津使之趋利避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