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180425
大小:9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6
《何为“碳中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何为“碳中和”?成为一家碳中和企业意味什么?怎样才能实现碳中和?这将如何帮助应对和缓解气候变化? 特约作者:马德凯 在中国,人们已经愈来愈熟悉有关气候变化的术语,例如“碳中和”。但大多数人可能并不了解成为一家碳中和企业意味什么,怎样才能实现碳中和,以及这将如何帮助应对和缓解气候变化,更重要的是如何有助于刺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实现碳中和 通常,企业实现碳中和,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环节:测量碳足迹(碳排放);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购买可用的“绿色电力”;购买经核准的碳抵免额来“中和”剩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购买这些“负排放量”,购买方得以平衡和抵消其剩余的碳排放,从而
2、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企业 全球范围内,一些科学家和经济学家认为,为了防止气温的急剧升高,到2050年必须减少8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企业在帮助实现这一目标上应当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要有效减少自身二氧化碳排放;另一方面,要通过购买碳抵免额实现碳中和,以刺激清洁技术的发展。包括汇丰集团在内的许多全球领先企业,已经承诺实现碳中和。 汇丰集团早在2005年就率先成为全球首家实现碳中和的大型国际银行。“碳中和”计划是汇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管理和减少银行的直接排放;第二,通过购买“绿色电力”,减少使用电力的碳排放系数;第三,通过购买碳抵免额来抵消剩余的
3、二氧化碳排放量,以达到碳中和。管理碳足迹 管理碳足迹,是企业实现碳中和的首要环节。它意味企业在日常运营中积极推行环保节能举措,以尽可能地避免碳排放。例如,汇丰在全球设定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减少自身营运所消耗的能源、水和垃圾、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直接影响(碳足迹)。 汇丰(中国)减少碳足迹的举措包括:在总部及各地分行安装视频与电话会议设施,以减少商旅飞行的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使用双面打印机,减少纸张的使用;实施夏季员工商务便装安排,调高空调温度,帮助减少能耗;今年年初,汇丰(中国)各地分行及支行的所有日光灯管全部换成节能灯管,此举可帮助汇丰(中国)每年减少近65万度的
4、耗电量,相当于减少429吨以上的碳排放量,节省电费约65万元。 购买“绿色电力” 购买“绿色电力”是企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另一个举措。常规的发电方式,即通过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方式来获得电力,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而且燃煤发电还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绿色电力,则是利用风机、太阳能光伏电池等,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成电能,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电力因其发电过程中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有害排放物,且不需消耗化石燃料,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选择购买比常规电力更为昂贵的“绿色电力”,既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又间
5、接支持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购买碳抵免额 通过管理自身碳排放及购买“绿色电力”,企业仍然不可能避免所有的碳排放。因此,实现碳中和的另一关键因素,就是用碳抵免的办法来“中和”剩余的排放量及其影响。 以汇丰为例,在实施了降低能耗、减少差旅飞行及购买“绿色电力”等举措后,它从世界各地购买碳抵免额,以中和剩余的二氧化碳排放。 汇丰购买的许多碳抵免额,来自中国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如风电和水电,或是来自一些提高能源效率的项目,如捕获和再利用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废热(从而减少电力需求)。截至目前,汇丰从中国的清洁技术项目中已购买了超过130万吨的碳抵免额。 发展低碳经济
6、 应对和缓解气候变化的关键,是将目前的经济模式转变为不影响经济增长的低碳经济。碳中和则是在加速这一转型的同时创造就业和商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次”碳抵免,意味避免将一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出售这些碳抵免额,能够刺激投资,并为发展清洁技术如风力发电场等项目带来重要的融资。 那么,怎样才能把没有排放的一吨二氧化碳转变为一次碳抵免呢?以风力发电场为例,它能为电网提供清洁电力,以降低火力发电站燃烧煤炭的需要,从而避免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一旦通过正式审批,如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的核准,这家风电场就能将其避免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转换成碳抵免额,出售给碳中介商或直接卖给希望
7、碳中和的公司。 上述销售环节产生的利润,为这家风电场创造了新的收入,成为其日常供电收入之外的有益补充。这将帮助风电厂降低因采用更昂贵的新兴清洁技术所支付的额外成本,使其与传统的非清洁技术项目相比更具竞争力。 中国日益发展的清洁技术产业 汇丰相信,实现碳中和,能够帮助应对气候变化。同时,通过向中国的清洁技术项目购买碳抵免额,将有助于支持中国清洁技术产业的发展。 出售和购买碳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