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166548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6
《工企业招工用工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工企业招工用工办法工企业招工用工办法工企业招工用工办法工企业招工用工办法 根据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关于支持工业企业招工和引进人才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县工业企业在招工、用工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特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加大宣传,及时发布招工信息 1、建立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各乡镇要对本辖区劳动力资源进行调查摸底,充分发挥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的作用,进村入户,登记造册,全面掌握劳动力分布结构、劳动力素质、就业意向等基本信息,并建好台帐。 2、建立全县招工、用工信息库。各工业企业要定期如实向县“招工办”上
2、报用工需求,县“招工办”根据工业企业用工需求,审核、分类、汇总后建立全县招工、用工信息库,并编制全县年度招工、用工计划。 3、全方位向社会发布用工信息。各乡镇要在每个村设立村级招工服务点、招工信息发布牌、村头宣传栏,要利用农民赶集时发放招工宣传单,使招工信息覆盖到家家户户,引导广大农民工就近就业;县政府网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要及时为企业和务工人员提供准确的招工、用工信息。县电视台要设立企业用工信息专栏,经县“招工办”审定后的招工信息,由县电视台作为公益性广告免费宣传。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实现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信息对接畅通,在全县
3、形成多方联动帮助企业招工的浓厚氛围。 二、多方配合,帮助企业招聘员工 4、筹建人力资源市场。县人保局要加快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步伐,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不断完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平台建设,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用工机制; 5、开展专场招聘会。县“招工办”每年开展不少于四次专项招聘会,包括:“就业援助月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工业企业用工对接服务活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每场招聘会结束后,要派专人进行对接,确保招聘会取得实效。 6、送岗下乡。各乡镇要根据企业的需求不定期开展形
4、式多样的招聘活动,与规模企业开展“一对一”的招工帮扶;劳动部门要开通“招工直通车”送岗下乡,为广大农民工送去企业急需的工作岗位。 7、加强与外地劳务交流协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外省、外市建立劳务交流合作关系;以省、市人力资源市场为依托,与劳动力输出地建立远程视频招聘网络。组建“招工小分队”赴外地招工,新招来的员工优先安排到产业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和诚信用工企业。 8、引进和发展劳务中介机构。鼓励劳务中介机构为企业招聘员工,对于中介机构为企业招聘员工的,享受乡镇、部门同等奖励标准; 9、县劳动部门要常年为劳动者求职就业和企业招聘
5、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提高对接成功率。发挥劳动保障监察作用,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提高劳动用工合同签订率,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 三、优化环境,帮助企业留住员工 10、企业是用工主体。要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合理确定薪酬待遇,增强岗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各工业企业要与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按规定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改善员工生活居住条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职工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形成“企业关爱员工,员工热爱企业”的良好氛围。 11、县人保局要抓好培训补贴、社保补贴、见习补贴等就业政策
6、的落实,积极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大中专院毕业生到工业企业就业。要积极为企业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对企业为员工一次性缴纳社会保险金的,在现有社保政策中给予优惠。 12、县教体局对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和员工,其子女入托、九年制义务教育按居住地就近安排。 13、县国土局、县住建局在符合县城规划和不能转让房屋产权的前提下,对企业利用工业用地建设员工宿舍,在用地计划、报批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优惠。 14、县交通局要完善特色产业基地公交网络,开通县城至各特色产业基地的公交路线,为企业和务工人
7、员提供生产和生活上的便利。 15、特色产业基地要加速推进配套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医院、超市、餐饮、娱乐等基础配套设施要尽快入住基地,力争做到与工业企业发展同步,为工业企业招工、用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强化培训,帮助企业培养人才 16、加强县职业培训机构的建设,增加经费投入,完善培训设施,充实师资队伍,更新培训科目。县职业培训机构要与工业企业签订定向就业培训合同,建立定向培训的合作关系,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符合工业企业需求的工种培训。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招工,培训,就业”三位一体的培训,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就业一人、培训
8、一人”。 17、积极引导工业企业与大专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根据工业企业和项目特点,结合院校专业和师资资源,强化对接服务,采取长训、短训、轮训等形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