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157301
大小:5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6
《甲流感预防与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治疗甲流感中药具独特优势一、什么是甲流感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因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或人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猪群中全年可以传播,发病率较高,病死率较低(猪的病死率为1%—4%)。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H和N)结构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又可分成许多亚型,至今甲型流感病毒已发现的血凝素有16个亚型(H1—H16),神经氨酸酶9个亚型(N1—N9)。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人感染甲型H1N1病毒,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甲型H1
2、N1病毒,可以人传染人。二、甲流感的危害甲流感的潜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普遍易感,以青壮年为主。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人感染甲流感的愈后与感染的病毒亚型有关,大多预后良好;甲型H1N1流感的致死率从目前来看约为1%~
3、1.5%,与普通季节性流感死亡率非常接近(0.1%-0.9%),而且其传染性没有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那么强。西藏患者女性,18岁;香港患者男性52岁,有糖尿病、高血压。二、甲流感大爆发与流感历史1580年人类首次对流感爆发有详尽记载以来,流感的大爆发呈现周期性特征,一般为二三十年爆发一次,最长的间隔为39年。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每年平均有1/10的成人和1/3的儿童感染季节性流感。据悉甲流感即将在今年秋冬季大规模爆发,据《参考消息》前两日报道,未来两三年,全球将有20亿人感染甲流,占世界人口近三分之一。昨天的《
4、参考消息》转载《华盛顿邮报》文章更是耸人听闻,美国今年秋冬期间将有220多万人因甲流住院,3-9万人将死于甲流感。不管报道中的预测是否客观,9月开始,大中小学生开始返校开学,“十一”长假人员大规模流动,这些都为甲流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同时也为甲流疫苗类股票的炒作埋下了伏笔。二十世纪的流感历史①西班牙流感(病毒类型H1N1):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大乱。当时西班牙为中立国,首先公布了流感疫情,故称之为西班牙流感。由于此次流感引起世界性大流行,发生在1918年故也称之为1918年流感。由于1930年猪(H1
5、N1)亚型流感病毒被发现,根据血清学追溯研究认为西班牙流感是由猪型流感所引起,故西班牙流感也称之为猪型流感。本次流感所造成的灾难是流感流行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也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瘟疫,估计全世界患病人数在5亿以上,发病率约20%~40%,死亡人数达4千多万,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亡总人数还多。死亡呈“W”型,年龄分布:≥70岁老年人,20~40岁,5岁以下儿童,以青壮年为主。美国死亡人数50万。②1957-1958亚洲流感(病毒类型H2N2)1957年2月22日,首发于中国贵州。这次世界性的大流感发病率高达15%-3
6、0%,全球至少10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③1968-1969香港流感(病毒类型H3N2)1968年7月,香港突然爆发流感,发病人数多达50万。根据国际红十字会组织统计,这场流感至少波及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造成全球150万-200万人死亡。④1977-1978俄罗斯流感(病毒类型H1N1)1977年11月至1978年1月在前苏联,“俄罗斯流感”流行。此次“俄罗斯流感”大大不同于以往历次流感。引发此次流感流行的致病病毒为1950年流行的H1N1病毒株的变异体。尽管此次流行为典型的爆发流行,但成年人均为轻微感染,而在校青少年
7、发病率很高。到目前为止,由1977年的病毒株进化出的甲型病毒(H1N1)与从1968年的流行株中产生的甲型病毒(H3N2)已流行了20多年,而且仍然在引起流感流行。我国是流感的多发地,每年流感发病数估计可达上千万人。1957年、1968年和1977年三次大流行毒株均首发于我国。1997年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人群中发现禽流感H5N1感染病例。1988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每年公布的流感疫苗病毒株约一半来自中国。中国已成为世界流感监测的前哨。三、甲流感的传播甲流潜伏期有一定传染性,发病后传染性强。感染这种病毒的动物均可传播。
8、H1N1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染途径与普通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等。中国疾控中心调查得出结果,本次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谈话、打喷嚏和附着在被污染物表面的飞沫,而空气不是主要传播途径。最危险的传播距离:2米以内 建立以个人防护行为为主的保护屏障——勤洗手,必要时戴普通口罩,说话时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