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n流感的预防与控制

甲型hn流感的预防与控制

ID:33575565

大小:670.51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05-21

甲型hn流感的预防与控制_第1页
甲型hn流感的预防与控制_第2页
甲型hn流感的预防与控制_第3页
甲型hn流感的预防与控制_第4页
甲型hn流感的预防与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甲型hn流感的预防与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与控制杨鹏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内容背景、现况和趋势基本知识预防控制措施背景、现况和趋势背景2009年3月中旬起,墨西哥和美国相继发生了由一种新的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疫情。开始命名为“人感染猪流感”,后续更改为“甲型H1N1流感”随后,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蔓延。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高到最高级6级全球疫情现况目前全球共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29万多人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大约3000多人死亡。实际病例数和死亡数可能远远超过此数目。我国疫情现况截至9月18日,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均有甲型H1N1流感

2、确诊病例报告,累计报告11722例,已治愈7231例,重症病例6例,没有因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死亡病例。目前我国新出现的病例绝大多数为境内感染病例。全国各地出现了多起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我市疫情现况截至2009年第36周,全市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275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本地病例和感染来源不明确的病例增多。未来疫情发展趋势(一)甲型H1N1流感活动度不断增强,本地病例和感染来源不明确的病例不断增多,出现社区内的传播和流行。甲型H1N1流感导致的聚集性病例将不断增多。出现季节性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共同流行的态势未来疫情发展趋势(二)十一黄金周即将来临,人员流动性大

3、大增加,大量国内游客涌入北京,增大了输入病例及传播的可能。我市医疗救治机构的工作压力将不断增大。不排除出现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基本知识病原学(一)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的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基因组由大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其中三个片段编码病毒囊膜表面的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和M2蛋白。甲型流感病毒HA有16个亚型(H1-H16),NA有9个亚型(N1-N9)。病原学(二)甲型H1N1流感病毒8个片段分别来自古典型北美系猪流感病毒,欧亚系猪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新的重配的流感病毒,完全不同于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甲1亚型和甲3亚型),人群普

4、遍对其缺乏免疫力。人类对甲型H1N1流感易感。流感病毒的漂移和转变抗原漂移:由流感病毒基因组自发点突变引起的小幅度变异,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引起抗原性的变异。此种情况发生在季节性流感病毒,人类对于发生抗原漂移的流感病毒具有一定的免疫力。抗原转变:流感病毒较大幅度突变或基因重配而产生新亚型。如:甲型H1N1流感病毒、上世纪出现的的流感大流行病毒,人类对其不具备免疫力。流感大流行新型重配甲型流感病毒人群普遍易感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2009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三)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传染源甲型H1N1流感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虽然猪体

5、内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和传染期潜伏期一般7天以内,多为1-3天。传染期为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7天,或至病例症状消失后24小时(以两者之间较长者为准)。临床表现(一)与季节性流感相似,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咯痰、流涕、鼻塞、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或腹泻。约10%病例可不发热。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临床表现(二)可发生肺炎等并

6、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被诱发加重,呈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病原学检查采集咽拭子后,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病例诊断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治疗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重症病例治疗中药治疗预后甲型H1N1流感属于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预防控制措施发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后的控制措施预防性措施发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后的控制措施病例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情况下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而存在感染可能的人群,包括:(一)诊断、治疗或护理、探视甲型H1

7、N1流感病例的人员;(二)与病例共同生活、工作或有过近距离(一般指2米范围内)接触的人员;(三)直接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的人员;(四)其他由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密切接触者发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后的控制措施对病例发病前一天至隔离治疗前前往的场所进行消毒开展健康教育学校集体单位出现聚集性病例需要停课、停工。预防性措施特异性预防性措施:疫苗接种非特异性预防性措施:集体单位预防性措施和个人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