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轻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ID:14116122

大小:223.6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6

轻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_第1页
轻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_第2页
轻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_第3页
轻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_第4页
轻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_第5页
资源描述:

《轻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5卷第12期2014年12月天然气地球科学NATURALGASGEOSCIENCEVol.25No.12Dec.2014综述与评述doi:10.11764/j.issn.1672-1926.2014.12.1875轻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段毅1,2,3,赵阳1,2,3,姚泾利4,张伯祥5,吴应忠1,2,3,曹喜喜1,2,3,徐丽6(1.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4.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

2、;5.甘肃省地质调查院,甘肃兰州730000;6.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西北分院,甘肃兰州730020)摘要:轻烃分析是油气地球化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对轻烃理论和应用的研究,系统总结了轻烃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认为目前在轻烃的形成机理方面主要存在2大理论体系,即热裂解成因论和催化成因论。前者强调在轻烃形成过程中热动力占据主导作用,后者强调过渡金属的催化作用是形成轻烃的主要机制。但是,目前轻烃成因理论的研究仍然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热裂解成因论忽视了沉积岩中催化物质对轻烃形成的促进作用,而催化成因论则忽

3、视了热力学作用对催化物质活性的激发影响。在应用方面,轻烃在天然气成因、有机质类型与形成环境和成熟度的判识,以及油气源岩对比和油气藏次生变化、油气运移和油气藏保存条件与连通性判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未来轻烃地球化学理论研究趋势是加强轻烃成因理论的基础研究,并重视吸纳其他学科的理论优点;在轻烃地球化学应用研究方面,则应与单体烃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方法结合,并充分考虑地质等因素和轻烃分析测试方法的影响。关键词:轻烃成因;天然气;沉积环境;成熟度;油源对比中图分类号:TE122.1+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1926(2014)12-1875-13引用格式:DuanY

4、i,ZhaoYang,YaoJingli,etal.Researchadvanceandtendencyoflighthydrocar-bongeochemistry[J].NaturalGasGeoscience,2014,25(12):1875-1887.[段毅,赵阳,姚泾利,等.轻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25(12):1875-1887.]0引言油理解为轻烃[2]。Mango[3]认为C—C组分在石19油中占据了最大部分,即所谓的轻烃;Odden[4]将轻[5]轻烃是石油、天然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蕴烃的范围延伸至C13;郭瑞

5、超等则将C1—C4的化含了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在油气成因类型、成熟度和油气源对比等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常规合物定义为天然气,而将C4—C7的部分划为轻烃;沈忠民等[6]指出轻烃为CC5—10部分的化合物。综油气色谱(GC)分析一般是从C13开始,将C12以下的挥发组分归为轻烃,C1—C5归为气态烃,所以狭义合这些学者的研究,轻烃化合物的定义集中在C1—+C13之间,而且对C5—C9化合物研究较深入。虽然上轻烃指C5—C12。但是,不同学者对轻烃的定义天然气与C5化合物相态不同,但液态轻烃的生成有所不同。戴金星[1]认为,轻烃系指沸程在200℃以前的汽油烃,即分子

6、碳数为C5—C10的烷烃化合物,同时可以把天然气中伴生的部分凝析油和轻质和演化过程与天然气息息相关,因此将气态烃划入轻烃系列是对轻烃研究的重要补充,可使轻烃研究更加全面。笔者在调研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收稿日期:2014-05-20;修回日期:2014-07-2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472121;41272125)资助.作者简介:段毅(1956-),男,甘肃镇原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油气地球化学、石油地质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研究.E-mail:duany@lzb.ac.cn.1876天然气地球科学Vol.25统总结了轻烃在成因机理和应用研究方

7、面的进展,并且提出了轻烃地球化学未来的研究方向。1轻烃形成机理在轻烃研究初期,由于仪器的限制,一直未能在近代沉积物中检测到痕量的轻烃。随着仪器测量精度的提高,Hunt[7]检测到了10-9级别的轻烃,并且注意到埋藏温度约为75℃的始新世沉积物中轻烃的浓度要比埋藏温度低于45℃的浅层沉积物中的高,因此强调了温度在轻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Hunt等[8]又提出生物降解作用可能是近代沉积物中微量轻烃形成的原因,为此,他通过实验证明了自己的观点。Whelan等[9]在沉积时间较短(<400年)、低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