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5英尺”的惯性力引起的思考.doc

“4.85英尺”的惯性力引起的思考.doc

ID:14109066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26

“4.85英尺”的惯性力引起的思考.doc_第1页
“4.85英尺”的惯性力引起的思考.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4.85英尺”的惯性力引起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4.85英尺”的惯性力引起的思考  [摘要]笔者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发现一种可怕而又尴尬的现象:第一线的教师们对新课程的认识与实施依然是茫然和盲目的。“穿着新鞋走老路”成了常规的行为,手中捧拿着新课本,对照着新的课程标准,面对着新的高考方案,依然在用一种陈旧的教学思想与观念,落后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演绎出一种似是而非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笔者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惯性力4.85英尺新课程改革    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宽度有一个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奇怪标准,两轨之间的距离统一为4.85英尺(约1.48米)

2、,这与英国的铁路标准一样,而英国的铁路标准最早竟是两千多年前罗马人用拉战车的两匹战马屁股(4.85英尺)的宽度来确定的,正因为这个标准的限制已沿袭两千余年,今天就连美国的航天飞机燃料箱两旁的推进器宽度也得做成4.85英尺,否则铁轨无法运载。显然,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竟是由两千年前两匹战马的屁股宽度来决定的。由此看来,这一被人们默认了的“4.85英尺”所带来的惯性力量是多么的强大!要冲破由惯性形成的规则又是多么地艰难!  无独有偶,不久也看到一篇叫《不拉马的士兵》的短文,这个故事在管理界流传很

3、久。说一个炮兵军官去视察炮兵操练时,发现每一门大炮旁总有一个纹丝不动的士兵站着。问其故,没有有人答出。后经过查阅大量资料才恍然大悟:原来在远古的战争年代,谈不上自动化与机械化,大炮都是马拉到前沿阵地的,由于要保持大炮发射后一个稳定的位置,必须要有一个士兵拉住马的缰绳来恢复状态,就这样一个设定,一直到自动化与机械化发达的今天还循规蹈矩地沿袭这样一个规则:大炮旁依然站着一个不拉马的士兵。  这个“4.85英尺”和“不拉马的士兵”规则所带来的惯性力之强大由一科学研究小组通过对一群猴子实验得到了充分地验证:研究人员将5只猴子一

4、起放在一个中间吊有一串香蕉的笼子里,研究人员设计这样一个研究方案:只要有猴子伸手去拿香蕉,就用高压水枪喷射它,一次次对拿香蕉的猴子进行重复喷射直到全体猴子不敢动那香蕉为止。接着,研究人员用另一只“新”猴子替换出笼子中的一只“老”猴子。初来乍到的新猴子并不知晓这笼子中的“游戏规则”,一来便动手去拿香蕉,结果它触怒了笼中的其它4只“老”猴子。于是,他们代替原先由高压水枪喷头行使的惩罚任务,群起教训它,直到新来者屈从于笼中的规矩为止。接着,研究人员不断将经历过高压水惩戒的猴子换出来,直到笼子中的猴子全为后进入者,最终,便有如

5、下的惊人发现:所有的猴子无一例外地都不敢去碰那串诱人的香蕉。科学家们用高压水枪的喷头浇注的“组织惯性”已经彻底束缚着进入笼子的每一只猴子,猴子们已将本是盘中美餐的香蕉奉若神明,不敢动弹一指。这就是惯性的强大力量所在。  上述的“人”与“猴”的惯性行为,使笔者不禁联想到我们当前正轰轰烈烈进行着的新课程改革。自2001年来,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理念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在全国42个国家级实验区一一展开,实施一开始,确实让人有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的新鲜和新奇感,从新课程理念的通识培训到新课标的具体实施再到新考试

6、方案相继出台,课程改革作为行政强势推进行为,一年一年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但几年来,笔者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却发现一种可怕而又尴尬的现象:第一线的教师们对新课程的认识与实施依然是茫然和盲目的。“穿着新鞋走老路”成了常规的行为,手中捧拿着新课本,对照着新的课程标准,面对着新的高考方案,依然在用一种陈旧的教学思想与观念,落后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演绎出一种似是而非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依然人为地设计一种刚性“应试”环境吆喝着“千军万马”同挤高考这一“独木桥”:一样的天,一样的地,一样的你,一样的我,整天单调地重复着一样事:周练、月考、

7、调研考、联考等等不一而足,成千上万的鲜活的生灵挤在仄逼一隅,小小的校园俨然成了一个小小的社会!分数则象征着这个小社会里公民的身份,“我心中,你最重,少了你,泪无穷”已成为分数的最好注释!对素质教育侃侃而谈,而应试教育又搞得扎扎实实,根本没有心思去对新课程的改革做一点深层次的探讨与思考,眼前的课堂上“少、慢、差、废”的旧模式成为当代学校中的牢不可摧的“老房子”,也是一道最顽强的风景线!究其原因,显然是富有功利色彩的应试教育这一传统陋习正像“4.85英尺”的马屁股宽度一样根深蒂固地扎根于我们广大教师心中,更像笼中的“实验猴

8、”一样被应试教育带来的“组织惯性”牢牢羁绊着,而对诱人的“新课程”实施不愿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因此,这种“穿着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便催生出这样一个错误认识:课程改革就是教材改变和高考模式的改变。一线的教师们根本说不清新课程的“新”到底新在何处?新课改的“改”究竟改在哪里?因而出现了一种:“专家叫好,教师叫苦,学生叫冤”的尴尬声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